JVM 运行时数据区 – 多图预警、万字内存模型解读

导读:本篇文章讲解 JVM 运行时数据区 – 多图预警、万字内存模型解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站点地址:www.bmabk.com

运行时数据区概述

本文所有代码和介绍,基于 JDK 1.8.0.25

放上这个总结性的图,这个针对 hotspot 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所绘制的简图:

运行时数据区基本结构总览

本文要介绍的就是这个图中的 运行时数据区 ,也就是常说的内存模型。

对于 java 程序员来说,在虚拟机自动内存管理机制的帮助下,不容易出现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

有虚拟机管理内存,这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但是,也正因为java把内存控制的权力给了java虚拟机,一旦出现内存泄漏和溢出方面的问题。

如果不了解虚拟机是怎么样使用内存的,那么排查错误将会成为一项异常艰难的工作

先把几个重要概念放上:

  • 堆和栈算是Java内存模型中最重要的两部分,栈是运行时单位(解决程序执行问题),堆是存储单位(数据存储问题)
  • PC 寄存器是用来存储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也就是即将要执行的指令代码。
  • 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分别管理 Java 方法和本地方法。 虚拟机每调用一个方法将会在栈中压入一个对应方法的栈帧 ,内部包含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链接和方法返回地址。
  • 虚拟机栈存在两种常见异常 StackOverflowError 和 OutOfMemoryError 。
  • 堆分为年轻代(Eden区、Survivor 0/1 区),老年代。对象在 GC 发生时,在堆内各个区上分配空间和移动。

JVM 配置参数如下:

  • -Xss 用于设置虚拟机栈空间大小,例如:java -Xss512M ,默认大小是 1M
  • -Xms 用于表示堆区(年轻代+老年代)的起始内存大小,等价于 -XX:InitialHeapSize 。默认值为电脑物理内存大小 / 64 。
  • -Xmx 用于表示堆区(年轻代+老年代)的最大内存,等价于 -XX:MaxHeapSize 。默认值为电脑物理内存大小 / 4 。
  • -XX:NewRatio=2 表示年轻代和老年代占比分配为 1 : 2 ,这是默认配置比例。若修改为 3,则表示 老年代/年轻代 = 3。
  • -XX:SurvivorRatio=8 表示年轻代中 Eden 区/一个Survivor区 ,默认占比为 8 : 1 : 1
  • -XX :MaxTenuringThreshold=<N> 表示对象从 Survivor 区晋升至老年代的 age 阈值。

线程与内存模型

Hotspot JVM 里,每个线程都与操作系统的本地线程直接映射。

  • 当一个 Java 线程准备好执行以后,此时一个操作系统的本地线程也同时创建。
  • Java线程执行终止后,本地线程也会回收。
  • 可以看看这篇,Java线程和操作系统线程的关系:Java Thread线程基础机制,源码解读

在运行时数据区区分了线程共享和线程私有。

至于原因嘛,后面会写到,到这先明确 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程序计数器 是线程私有的,所以生命周期和线程相同。

PC 寄存器

PC 寄存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也就是上图中的程序计数器。

这个叫法更顺口,因为 Register 的命名源自 CPU 的寄存器,它存储指令相关的现场信息。

PC寄存器的作用:用来存储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也就是即将要执行的指令代码。由执行引擎读取吓一跳指令。

PC寄存器作用示意图

  • PC 寄存器是一块很小的内存空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记,也是运行速度最快的存储区域。
  • 在 JVM 规范中,每个线程都有它自己的 PC 寄存器,是线程私有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的生命周期保持一致。
  • 任何时间一个线程都只有一个方法在执行,也就是所谓的当前方法。 PC 寄存器会存储当前线程正在执行的Java方法的 JVM 指令地址:或者,如果是在执行 native 方法,则是未指定值( undefined)。

比如在字节码反编译文件中:

public static void main(java.lang.String[]);
    descriptor: ([Ljava/lang/String;)V
    flags: (0x0009) ACC_PUBLIC, ACC_STATIC
    Code:
      stack=2, locals=1, args_size=1
         0: getstatic     #2    // Field java/lang/System.out:Ljava/io/PrintStream;
         3: ldc           #3    // String Hello World!
         5: invokevirtual #4    // Method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Ljava/lang/String;)V
         8: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8: 0
        line 9: 8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9     0  args   [Ljava/lang/String;
}

上述中左侧序号 0、3、5、8 就是指令地址,这些就是 PC 寄存器中存储的结构。

右侧则是虚拟机栈内的指令,这个以后再说。。。

PC 寄存器常见问题

  1. PC 寄存器没有 GC 和 OOM

PC 寄存器是唯一没有 OOM 的内存区域,没有 GC 的除了它还有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

  1. 使用 PC 寄存器存储字节码指令地址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使用 PC 寄存器记录当前线程的执行地址呢?

因为 CPU 需要不停的切换各个线程,这时候切换回来以后,就得知道接着从哪开始继续执行。

JVM 的字节码解释器就需要通过改变 PC寄存器 的值来明确下一条应该执行什么样的字节码指令。

  1. PC 寄存器为什么会被设定为线程私有?

由于 CPU 时间片轮限制,众多线程在并发执行过程中,任何一个确定的时刻,一个处理器或者多核处理器中的一个内核,只会执行某个线程中的一条指令。

每个线程在创建后,都会产生自己的程序计数器和栈帧;这样的话,在线程中断或恢复中,程序计数器在各个线程之间可以互不影响。

虚拟机栈

首先看下总体性的概念:

  • 虚拟机栈是什么 : 栈是线程私有的,每个线程在创建的时候都会创建一个虚拟机栈,其内部保存着一个个栈帧(Stack Frame),对应着一次次的 Java 方法调用。
  • 虚拟机栈的作用 :主要管理 Java 程序的运行,它保存方法的局部变量、部分结果,并参与方法的调用和返回。
  • 栈帧的创建时间 :当方法被执行的时候,虚拟机将会创建栈帧。
  • JVM 对虚拟机栈的操作只有入栈(方法执行)和出栈(执行结束)。所以,栈也不存在垃圾回收。

虚拟机栈简图

虚拟机栈运行原理

在一条活动的线程中,一个时间点上,只会有一个活动的栈帧。

其实从上面那个图中很容易可以理解。

Java 方法有两种返回函数的方式(正常函数返回,使用 return 指令;抛出异常),不管那种方式,都会导致栈帧将执行结果返回上一个栈帧,并且当前栈帧被弹出。

下面开始分别讲解栈帧的内部结果。

局部变量表

局部变量表(local variables)也叫做局部变量数据、本地变量表。

它是一个数字数组,主要用于存储方法参数和定义在方法体内的局部变量;这些数据类型包括各类基本数据类型、对象引用(reference),以及 retuenAddress 类型。

JVM 运行时数据区 - 多图预警、万字内存模型解读

到这里,就可以解释以前在多线程部分的一个提问:为什么局部变量不会存在线程安全问题?

太详细的就不解释了,写几个关键词示意一下:

虚拟机栈是线程私有、一个方法对应一个栈帧、方法内局部变量保存在虚拟机栈的局部变量表中、不同线程的栈不允许相互通信。

好嘞,然后把需要记的内容列一下,全是概念性的东西:

  • 局部变量表所需的容量大小是在编译期就确定下来的,在运行期间是不会改变的。
  • 方法嵌套调用的次数由栈的大小决定。栈越大,方法嵌套调用最大次数越多。
  • 对一个方法而言,参数和局部变量越多,使得局部变量表膨胀,栈帧就越大;一个栈帧将占更多的栈空间,导致嵌套调用次数减少。
  • 局部变量在使用前必须显示赋值。类变量会在加载过程的链接阶段经历准备阶段,这个阶段将会置为默认值,所以就算没有在初始化阶段进行复制,也不有问题。但是局部变量是在方法调用时创建,并没有默认赋值。
  • 局部变量表中的变量也是重要的垃圾回收根节点,只要被局部变量表中直接或间接引用的对象都不会被回收。

操作数栈

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其实就是一个数组),在方法执行过程中,根据字节码指令,往栈中写入数据或提取数据,即入栈和出栈。

操作数栈主要用于保存计算过程的中间结果,同时作为计算过程中变量临时的存储空间。

关于操作数栈的知识要点:

  • 方法调用,创建栈帧的时候将会生成操作数栈(也就是一个数组);数组一旦创建长度就不可更改了,所以栈的深度在编译器就确定了。
  • 如果被调用的方法带有返回值的话,其返回值将会被压入当前栈帧的操作数栈中,并更新 PC 寄存器中下一条需要执行的字节码指令。

动态链接

动态链接(Dynamic Linking)是指:每一个栈帧内部都包含一个指向 运行时常量池该栈帧所属方法的引用 。比如:invokedynamic 指令。

在 Java 源文件编译到字节码文件中,所有变量和方法引用都将作为符号引用(Symbolic Reference)保存在 class 文件的常量池里。比如:描述一个方法调用了另外的其他方法时,就是通过常量池中指向方法的符号引用来表示的, 动态链接的作用就是为了将这些符号转换为调用方法的直接引用

写个测试代码:

public class DynamicLinkingTest {
    int nu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ynamicLinkingTest dy = new DynamicLinkingTest();
        dy.test();
    }
    public void test(){
        dyTest();
    }
    public void dyTest(){
        num++;
    }
}

编译后使用 javap -v DynamicLinkingTest.class 命令,显示:

Classfile /E:/test-demos/target/classes/jvm/DynamicLinkingTest.class
  Last modified 20201017; size 645 bytes
  MD5 checksum a4548dfdcf2a9d748f4e603d3bc7676a
  Compiled from "DynamicLinkingTest.java"
public class jvm.DynamicLinkingTest
  minor version: 0
  major version: 52
  flags: (0x0021) ACC_PUBLIC, ACC_SUPER
  this_class: #2                          // jvm/DynamicLinkingTest
  super_class: #7                         // java/lang/Object
  interfaces: 0, fields: 1, methods: 4, attributes: 1
Constant pool:
   #1 = Methodref          #7.#26         // java/lang/Object."<init>":()V
   #2 = Class              #27            // jvm/DynamicLinkingTest
   #3 = Methodref          #2.#26         // jvm/DynamicLinkingTest."<init>":()V
   #4 = Methodref          #2.#28         // jvm/DynamicLinkingTest.test:()V
   #5 = Methodref          #2.#29         // jvm/DynamicLinkingTest.dyTest:()V
   #6 = Fieldref           #2.#30         // jvm/DynamicLinkingTest.num:I
   #7 = Class              #31            // java/lang/Object
   #8 = Utf8               num
   #9 = Utf8               I
  #10 = Utf8               <init>
  #11 = Utf8               ()V
  #12 = Utf8               Code
  #13 = Utf8               LineNumberTable
  #14 = Utf8               LocalVariableTable
  #15 = Utf8               this
  #16 = Utf8               Ljvm/DynamicLinkingTest;
  #17 = Utf8               main
  #18 = Utf8               ([Ljava/lang/String;)V
  #19 = Utf8               args
  #20 = Utf8               [Ljava/lang/String;
  #21 = Utf8               dy
  #22 = Utf8               test
  #23 = Utf8               dyTest
  #24 = Utf8               SourceFile
  #25 = Utf8               DynamicLinkingTest.java
  #26 = NameAndType        #10:#11        // "<init>":()V
  #27 = Utf8               jvm/DynamicLinkingTest
  #28 = NameAndType        #22:#11        // test:()V
  #29 = NameAndType        #23:#11        // dyTest:()V
  #30 = NameAndType        #8:#9          // num:I
  #31 = Utf8               java/lang/Object
{
  int num;
    descriptor: I
    flags: (0x0000)

  public jvm.DynamicLinkingTest();
    descriptor: ()V
    flags: (0x0001) ACC_PUBLIC
    Code:
      stack=1, locals=1, args_size=1
         0: aload_0
         1: invokespecial #1                  // Method java/lang/Object."<init>":()V
         4: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6: 0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5     0  this   Ljvm/DynamicLinking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java.lang.String[]);
    descriptor: ([Ljava/lang/String;)V
    flags: (0x0009) ACC_PUBLIC, ACC_STATIC
    Code:
      stack=2, locals=2, args_size=1
         0: new           #2                  // class jvm/DynamicLinkingTest
         3: dup
         4: invokespecial #3                  // Method "<init>":()V
         7: astore_1
         8: aload_1
         9: invokevirtual #4                  // Method test:()V
        12: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11: 0
        line 12: 8
        line 13: 12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13     0  args   [Ljava/lang/String;
            8       5     1    dy   Ljvm/DynamicLinkingTest;

  public void test();
    descriptor: ()V
    flags: (0x0001) ACC_PUBLIC
    Code:
      stack=1, locals=1, args_size=1
         0: aload_0
         1: invokevirtual #5                  // Method dyTest:()V
         4: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16: 0
        line 17: 4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5     0  this   Ljvm/DynamicLinkingTest;

  public void dyTest();
    descriptor: ()V
    flags: (0x0001) ACC_PUBLIC
    Code:
      stack=3, locals=1, args_size=1
         0: aload_0
         1: dup
         2: getfield      #6                  // Field num:I
         5: iconst_1
         6: iadd
         7: putfield      #6                  // Field num:I
        10: 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20: 0
        line 21: 10
      LocalVariableTable:
        Start  Length  Slot  Name   Signature
            0      11     0  this   Ljvm/DynamicLinkingTest;
}
SourceFile: "DynamicLinkingTest.java"
  • Constant pool 部分就是常量池,在加载时会放在方法区,也叫做运行时常量池,调用的目标就在这里。
  • invokespecial 命令后面加了地址,比如:invokevirtual #4 ,后面的 #4 就是常量池中的地址。
  •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节省资源,重复调用不必在线程独有的栈中创建,而是在线程共享的方法区。

方法返回值

方法返回值实际并不是一个值,而是这个方法返回地址,指向存放调用该方法的 PC寄存器的值。

它的作用就是回到调用方法位置,继续往下执行。

异常退出时,不会给他的上层调用者产生任何的返回值。

虚拟机栈两种异常

Java 虚拟机规范允许虚拟机栈的大小是动态的或者固定不变的。

所以,这分别将导致以下两种常见异常:

  1. 采用固定大小的虚拟机栈 :每一条线程的虚拟机栈容量在线程创建的时候独立选定。如果线程请求分配的容量超过虚拟机栈允许的最大容量,将会抛出 StackOverflowError 异常。
  • 栈大小设置使用 -Xss 进行配置,例如:java -Xss512M ,默认大小是 1M

使用递归方法的时候,如果出现问题将进入死循环,每一次调用将会进行压栈,最后就会出现这个异常。

测试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tackOverflow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0;
        recursion(i);
    }
    private static void recursion(int i){
        System.out.println(i);
        recursion(++i);
    }
}

抛出异常: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StackOverflowError
	at sun.nio.cs.ext.DoubleByte$Encoder.encodeLoop(DoubleByte.java:617)
	at java.nio.charset.CharsetEncoder.encode(CharsetEncoder.java:579)
	at sun.nio.cs.StreamEncoder.implWrite(StreamEncoder.java:271)
	at sun.nio.cs.StreamEncoder.write(StreamEncoder.java:125)
	at java.io.OutputStreamWriter.write(OutputStreamWriter.java:207)
	at java.io.BufferedWriter.flushBuffer(BufferedWriter.java:129)
	at java.io.PrintStream.write(PrintStream.java:526)
	at java.io.PrintStream.print(PrintStream.java:597)
	at java.io.PrintStream.println(PrintStream.java:736)
	at jvm.StackOverflowTest.recursion(StackOverflowTest.java:15)

可以根据修改 -Xss 来对比输出值的大小。

  1. 采用动态扩展的虚拟机栈在尝试扩展的时候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或者在创建新线程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内存去创建对应的虚拟机栈,那么将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异常。

本地方法栈

在将本地方法栈之前,先简单介绍下几个概念:

  • Java 本地方法 :由非 Java 语言实现的方法(主要为C/C++),例如 Thread.start0()
  • 本地方法接口也叫做 JNI ,作用是融合不同的编程语言为 Java 所用,它的初衷是融合 C/C++ 程序。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和 JVM 所在操作系统交互,或者和硬件交互。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是管理本地方法的调用; 和管理 Java 方法的虚拟机栈相似。

本地方法栈的异常和虚拟机栈相同,工作原理也相同,就略过了。

执行过程:

  1. 在调用本地方法是,在本地方法栈压入本地方法;
  2. 由动态链接指向本地方法库;
  3. 由执行引擎进行调用执行。

堆 Heap

堆是 Java 内存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知识点最多的一部分。

这里涉及到垃圾回收将会讲的比较简要(因为还没有学到),以后开专题再详细讲。

JVM 运行时数据区 - 多图预警、万字内存模型解读

还是一样,关于 JVM 部分都是先放概念:

  • Java 堆区在 JVM 启动的时候就已经创建了,也确定了其空间的大小;
  • 堆和方法区存在垃圾回收,堆是垃圾回收重点区域。GC 在大内存和频繁 GC 的情况下,将会影响性能;
  • JDK7 之前堆内存在逻辑上分为:新生代(Young)、老年代(Old)、永久代(Perm);
  • JDK8 后对堆空间逻辑上分为:新生代、老年代、元空间(Meta);
  • 新生代又被分为伊甸园区(Eden)和幸存者0和1区(Survivor);永久代和方法区其实并不在堆内,而是方法区。

堆空间设置

Java 堆在 JVM 启动时就已经创建了,可以通过相关指令设置其大小:

  • -Xms 用于表示堆区(年轻代+老年代)的起始内存大小,等价于 -XX:InitialHeapSize 。默认值为电脑物理内存大小 / 64 。
  • -Xmx 用于表示堆区(年轻代+老年代)的最大内存,等价于 -XX:MaxHeapSize 。默认值为电脑物理内存大小 / 4 。
  • 开发中建议将初始堆内存和最大堆内存设置成一个值;因为堆内存的扩容和释放将加大系统额外的压力。

年轻代和老年代

堆区的进一步划分可以分为如下结构:

堆空间结构划分

年轻代和老年代默认占比分配为 1 : 2 ,默认配置为 -XX:NewRatio=2 。若修改为 3,则表示 老年代/年轻代 = 3.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修改这个比例的,只有我们明确知道对象的生命周期,才会针对进行更改。

而在年轻代中,Eden 和两个 Survivor 区的默认占比为 8 : 1 : 1

Survivor 0 和 1 区的因为需要相互复制,所以它们的空间大小是相同的。

修改年轻代和老年代空间占比的指令为 -XX:SurvivorRatio=8 ,相当于 Eden 区/一个Survivor区

对象在堆中的生命周期

对象在堆中的流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 new 的对象先放 Eden 区。此区有大小限制。

  2. 当 Eden 区的空间填满时,程序又需要创建对象,JVM 的垃圾回收器将对 Eden 区进行垃圾回收(Minor GC),将 Eden 区中的不再被其他对象所引用的对象进行销毁,再加载新的对象放到 Eden 区。

  3. 然后将 Eden 区中的剩余对象移动到 Survivor 0区。

  4. 如果再次触发垃圾回收,此时上次幸存下来的放到 Survivor 0区的,如果没有回收,就会
    放到 Survivor 1区。

  5. 如果再次经历垃圾回收,此时会重新放回 Survivor 0区,接着再去 Survivor 1区。

    每一次在 Survivor 0 和 1区转移,都会为该对象的标志位 age 加一。

    到达默认次数15后,下一次就可以晋升到老年代。

    最大转移次数可以通过 -XX :MaxTenuringThreshold=<N> 进行设置。

  6. 在老年代,相对悠闲。当老年代内存不足时,再次触发GC: Major GC, 进行老年代的内存清理。

  7. 若老年代执行了 Major GC 之后发现依然无法进行对象的保存,就会产生 OOM 异常

JVM 运行时数据区 - 多图预警、万字内存模型解读

可得记住了,这是最正常的流程,后面还有其他特殊情况。。。再给你们放个示意图

不同颜色对应的区域参考上面的区域划分

堆内对象分配和回收流程示意图

以上步骤是正常情况下,当然不可能所有包含所有情况,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 当 Survivor 区满了,但是 Survivor 区内对象没有达到阈值,新对象也可以直接被晋升到老年代的。
  • 遇到超大对象,新生代空间不够,则直接分配到老年代。

最后看下这个流程图,里面涉及的判断应该可以理解了。

堆内对象分配和回收流程图

最后提两句,各个 GC 之间的差别,详细的以后再讲:

  • Minor GC :又叫做 YGC / Young GC,对新生代进行 GC。频率比较高,因为大部分对象的存活寿命较短,在新生代里被回收,性能耗费较小。

    • Eden 区满时才触发,Survivor 区满时不会触发。
    • Minor GC 会触发 STW(Stop the World,全局停顿,所有Java代码停止,native代码可以执行,但不能与JVM交互)。虽然 Minor GC 频率高,但是执行速度快,所以影响不大。
  • Major GC :又可以成为 Old GC ,只收集老年代,频率很低。

    • 老年代空间不足时,会先尝试触发 Minor GC,之后空间还是不足,则会触发 Major GC。
    • Major GC 的速度比 Minor GC 慢 10 倍以上,STW 时间相当长,所以要调优减少发生次数。
  • Mixed GC :收集整个新生代和老年代,目前就只有 G1 GC

  • Full GC :又叫做 FGC ,收集整个堆和方法区的 GC。触发情况包括:

    • 调用 System.gc() 时,系统建议执行 Full GC ,但不一定执行。
    • 老年代空间不足、方法区空间不足。
    • 通过 Minor GC 后进入老年代的平均大小大于老年代的可用内存。
    • 由 Eden 区、Survivor 区复制时,对象大小大于 Survivor To区可用内存,则把该对象晋升到老年代,且老年代的可用内存小于该对象大小。

所谓的调优,就是让 GC 触发的次数尽量少,避免占用用户线程的资源。

TLAB – 线程本地分配缓存区

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什么是 TLAB( Thread Local Allocation Buffer )?为什么要有 TLAB ?

JVM 运行时数据区 - 多图预警、万字内存模型解读

这玩意儿就是 JVM 自带的,它设计了我们学就是了嘛。。。。

基本的原因和情况如下:

  1. 堆区是线程共享区域,并发环境下从堆区中划分内存空间是线程不安全的。
  2. 为避免多个线程操作同一地址,需要使用加锁等机制,进而影响分配速度。
  3. JVM 为每个线程分配了一个私有缓存区域,它包含在 Eden 区。
  4. 多线程同时分配内存时,使用 TLAB 可以避免一系列的非线程安全问题,同时还能够提升内存分配的吞吐量,因此我们可以将这种内存分配方式称之为 快速分配策略

然后把 TLAB 的流程图放上:

TLAB 工作原理流程图

关于 TLAB 的其他知识点如下:

  • JVM 会将 TLAB 作为内存空间分配的首选,但并不一定能分配到 TLAB 内。

  • -XX:UseTLAB 可以用来设置是否开启 TLAB 空间。

  • 默认情况下,TLAB 空间的内存非常小,仅占有整个 Eden空间的 1%

    可以通过选项 -XX:TLABWasteTargetPercent 设置 TLAB 空间所占用 Eden 空间的百分比大小。

  • 一旦对象在 TLAB 空间分配内存失败时,JVM 就会尝试着通过使用加锁机制确保数据操作的原子性,从而直接在 Eden 空间中分配内存。

方法区

先看一眼栈、堆、方法区的关系:

栈、堆、方法区的关系

方法区的概念性知识和堆差不多:

  • 方法区和 Java 堆一样,是线程共享的;在 JVM 启动时被创建,空间大小可以设置为固定也可以扩展。
  • 方法区在逻辑上是堆的一部分,但一些简单的实现可能不会选择去进行垃圾回收或进行压缩。
  • 方法区的大小决定了应用可以保存多少个类。如果应用定义了太多的类,导致方法区溢出,虚拟机同样会抛出内存溢出错误:
    • JDK7之前: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PermGen space
    • JDK8之后: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Metaspace
    • 加载太多第三方 jar 包、Tomcat 部署太多应用、大量动态的生成反射类;都将导致方法区 OOM 异常

永久代和元空间的本质区别是: 元空间不在虚拟机设置的内存中,而是使用本地内存。

啥是本地内存呢?

就是我们口语上的 8G、16G,这要是还能溢出我也是懵了。

所以对比元空间,永久代将更容易使 Java 应用产生 OOM 异常,即超过 -XX:MaxPermSize 的上限。

方法区参数设置

JDK7 及以前

  • 通过 -XX:PermSize 来设置永久代初始分配空间大小,默认值 20.75M
  • 通过 -XX:MaxPerSize 来设置永久代最大可分配空间,32位机器默认 64M ,64位机器默认 82M
  • JVM 加载类信息容量超过了最大值,报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PermGen space

JDK8 及以后

  • 永久代的两个配置参数改为: -XX:MetaspaceSize-XX:MaxMetaspaceSize ,默认值分别为 21M 和 -1(没有限制)。
  • 为了避免频繁地 GC ,建议将 -XX:MetaspaceSize 设置为一个较大的值。

方法区内部结构

方法区内部结构包括:类型信息、域(字段)信息、方法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缓存等。

方法区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运行时常量池

在 class 文件中,就有一个常量池表,包含了类名、方法名、参数类型、字面量等类型的符号引用。

字节码中直接调用常量池的信息,避免相同信息重复创建。

还有就是关于 StringTable 的位置:

  • JDK7 中将 StringTable 放到了堆空间中。因为永久代的回收效率很低,在 Full GC 的时候才会触发。而 Full GC 是老年代的空间不足、永久代不足时才会触发。这就导致 StringTable 回收效率不高。
  • 我们开发中会有大量的字符串被创建,回收效率低,会导致永久代内存不足,放到堆里能及时回收内存。

参考文章

https://www.jianshu.com/p/997e1e956e0a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J411n7xZ

https://www.pdai.tech/md/java/jvm/java-jvm-struct.html

https://www.jianshu.com/p/80fa4232f326

https://www.cnblogs.com/williamjie/p/922283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10295.html

(0)
小半的头像小半

相关推荐

极客之音——专业性很强的中文编程技术网站,欢迎收藏到浏览器,订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