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复习java基础时,遇到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小问题,题目是这样的:
String s=new String(“sunyard”);创建了___个字符串对象?
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同学说是一个,也有部分同学说是两个,那就让我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一个还是两个?
对于String s=new String(“sunyard”);这段代码我们大致分析一下过程:
1. 在虚拟机栈中为String类型的s分配内存
2. 在堆中为分配一块内存用来保存”sunyard”
3. 栈中的引用s指向了堆中的”sunyard”
这样来分析的话,是在堆中创建了一个对象,而有些人会认为s也是对象啊,这不是两个吗?
其实并不是,s只是一个对象的引用,他指向了在堆中创建的那个对象(sunyard)
具体,我们来分析new String(“sunyard”)这段代码,打开String源码的构造器来分析:
public String(String original) {
this.value = original.value;
this.hash = original.hash;
}
我们会发现传入的是一个String类型参数,而这里我们传入的是一个”sunyard”,所以可以看作是这样的:
String original=“sunyard”;
String s=new String(original)
对于使用String original=“sunyard”,会将sunyard保存在方法区的字符串常量池中
这就是同学产生不同答案的原因:
首先检查字符串常量池中是否存在”sunyard”对象,如果存在直接返回指向”sunyard”对象的引用,不存在就会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创建一个”sunyard”,然后返回指向”sunyard”对象的引用
String s="sunyard";
String s1="sunyard";
System.out.println(s==s1); //true
所以我们知道了,在String s=new String(“sunyard”)这个问题上要看代码上下文语境
String s="sunyard";
String s1=new String("sunyard");
System.out.println(s==s1); //false
对于上面的代码String s1=new String(“sunyard”)就创建了一个对象,因为上面这段代码相当于
String s="sunyard";
String temp="sunyard";
String s1=new String(temp);
System.out.println(s==s1); //false
而在执行String temp=”sunyard”时,会判断在方法区的字符串常量池中是否存在”sunyard”这个对象,发现存在了,就直接返回其地址,所以我们在回答的时候应该考虑代码上下文语境来回答
如果在字符串常量池中不存在其代表的对象,就创建两个字符串对象(一个是常量池中的sunyard,一个是堆上new出来的的对象sunyard)
,如果存在就创建一个字符串对象(堆上new出来的对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1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