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Service Mesh?
根据Linkerd CEO William Morgan定义,Service Mesh是用于处理服务间通信的基础设施层,用于在云原生应用复杂的服务拓扑中实现可靠的请求传递。在实践中,Service Mesh通常是一组与应用一起部署,但对应用透明的轻量级网络代理。
Service Mesh与传统基础设施层不同之处在于,它形成了一个分布式的互连代理网络,以sidecar形式部署在服务两侧,服务对于代理无感知,且服务间所有通信都由代理进行路由。
为什么需要Service Mesh?
“Smart endpoint and dumb pipes”是微服务架构在集成服务时采用的一个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改变了过去臃肿集中的ESB(企业服务总线),无疑是正确方向上的一大进步,但同时也给我们出了一些难题——多智能才不会过于智能,而服务轻重大小的程度如何拿捏?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微服务系统中服务间交互的复杂性?放在服务内部还是外部?如果是内部,如何处理业务逻辑关系,或者应该与基础设施更为相关?如果是外部,如何避免重蹈ESB的覆辙?
皮的不谈,先来看看处理服务间通信时需要关注的点:
- 服务发现
- 负载均衡
- 路由
- 流量控制
- 通信可靠性
- 弹性
- 安全
- 监控/日志
常见的微服务组件及概念:
- 服务注册:服务提供方将自己调用地址注册到服务注册中心,让服务调用方能够方便地找到自己。
- 服务发现:服务调用方从服务注册中心找到自己需要调用的服务的地址。
- 负载均衡:服务提供方一般以多实例的形式提供服务,负载均衡功能能够让服务调用方连接到合适的服务节点。并且,节点选择的工作对服务调用方来说是透明的。
- 服务网关:服务网关是服务调用的唯一入口,可以在这个组件是实现用户鉴权、动态路由、灰度发布、A/B 测试、负载限流等功能。
- 配置中心:将本地化的配置信息(properties, xml, yaml 等)注册到配置中心,实现程序包在开发、测试、生产环境的无差别性,方便程序包的迁移。
- API 管理:以方便的形式编写及更新 API 文档,并以方便的形式供调用者查看和测试。
- 集成框架:微服务组件都以职责单一的程序包对外提供服务,集成框架以配置的形式将所有微服务组件(特别是管理端组件)集成到统一的界面框架下,让用户能够在统一的界面中使用系统。
- 分布式事务:对于重要的业务,需要通过分布式事务技术(TCC、高可用消息服务、最大努力通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 调用链:记录完成一个业务逻辑时调用到的微服务,并将这种串行或并行的调用关系展示出来。在系统出错时,可以方便地找到出错点。
- 支撑平台:系统微服务化后,系统变得更加碎片化,系统的部署、运维、监控等都比单体架构更加复杂,那么,就需要将大部分的工作自动化。现在,可以通过 Docker 等工具来中和这些微服务架构带来的弊端。 例如持续集成、蓝绿发布、健康检查、性能健康等等。严重点,以我们两年的实践经验,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合适的支撑平台或工具,就不要使用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的优点:
- 降低系统复杂度:每个服务都比较简单,只关注于一个业务功能。
- 松耦合:微服务架构方式是松耦合的,每个微服务可由不同团队独立开发,互不影响。
- 跨语言:只要符合服务 API 契约,开发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开发技术。这就意味着开发人员可以采用新技术编写或重构服务,由于服务相对较小,所以这并不会对整体应用造成太大影响。
- 独立部署:微服务架构可以使每个微服务独立部署。开发人员无需协调对服务升级或更改的部署。这些更改可以在测试通过后立即部署。所以微服务架构也使得 CI/CD 成为可能。
- Docker 容器:和 Docker 容器结合的更好。
- DDD 领域驱动设计:和 DDD 的概念契合,结合开发会更好。
微服务架构的缺点:
- 微服务强调了服务大小,但实际上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业务逻辑应该按照什么规则划分为微服务,这本身就是一个经验工程。有些开发者主张 10-100 行代码就应该建立一个微服务。虽然建立小型服务是微服务架构崇尚的,但要记住,微服务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标。微服务的目标是充分分解应用程序,以促进敏捷开发和持续集成部署。
- 微服务的分布式特点带来的复杂性:开发人员需要基于 RPC 或者消息实现微服务之间的调用和通信,而这就使得服务之间的发现、服务调用链的跟踪和质量问题变得的相当棘手。
- 分区的数据库体系和分布式事务:更新多个业务实体的业务交易相当普遍,不同服务可能拥有不同的数据库。CAP 原理的约束,使得我们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强一致性,而转而追求最终一致性,这个对开发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
- 测试挑战:传统的单体WEB应用只需测试单一的 REST API 即可,而对微服务进行测试,需要启动它依赖的所有其他服务。这种复杂性不可低估。
- 跨多个服务的更改:比如在传统单体应用中,若有 A、B、C 三个服务需要更改,A 依赖 B,B 依赖 C。我们只需更改相应的模块,然后一次性部署即可。但是在微服务架构中,我们需要仔细规划和协调每个服务的变更部署。我们需要先更新 C,然后更新 B,最后更新 A。
- 部署复杂:微服务由不同的大量服务构成。每种服务可能拥有自己的配置、应用实例数量以及基础服务地址。这里就需要不同的配置、部署、扩展和监控组件。此外,我们还需要服务发现机制,以便服务可以发现与其通信的其他服务的地址。因此,成功部署微服务应用需要开发人员有更好地部署策略和高度自动化的水平。
- 总的来说(问题和挑战):API Gateway、服务间调用、服务发现、服务容错、服务部署、数据调用。
不过,现在很多微服务的框架(比如 Spring Cloud、Dubbo)已经很好的解决了上面的问题。
Service Mesh 的来龙去脉:
- 从最原始的主机之间直接使用网线相连
- 网络层的出现
- 集成到应用程序内部的控制流
- 分解到应用程序外部的控制流
- 应用程序的中集成服务发现和断路器
- 出现了专门用于服务发现和断路器的软件包/库,如 Twitter 的 Finagle 和 Facebook 的 Proxygen,这时候还是集成在应用程序内部
- 出现了专门用于服务发现和断路器的开源软件,如 Netflix OSS、Airbnb 的 synapse 和 nerve
- 最后作为微服务的中间层 Service Mesh 出现
Service Mesh 有如下几个特点:
- 应用程序间通讯的中间层
- 轻量级网络代理
- 应用程序无感知
- 解耦应用程序的重试/超时、监控、追踪和服务发现
似乎都是老生常谈,存在于任何需要处理网络的分布式系统之中,区别在于,当所涉及微服务数量呈指数级增加,这些问题也会被相应放大。
一个已经被广泛应用的解决方案是利用api网关来处理服务外部和服务之间的请求,提供例如服务发现、路由、监控、流量控制等。
然而,api网关有一个比较致命的缺陷,它容易出现单点故障并且实践不当很有可能会变得异常臃肿。另一方面,api网关核心是面向用户,也就是说它可以解决从用户到微服务的流量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方案,或者至少是一些能够与api网关互补的方案和工具。
另一种选择是在网络堆栈的较低层级(4/3)进行可靠性、监控、流量控制等方面处理。这种选择的问题是,在较低较低的操作难易满足应用层的问题。联想end-to-end(端到端)的理论,我们前面提到的那几个关注点实际上还是集中在应用层,也只能在应用层成功实现。
像Netflix、Twitter等SOA/微服务的早期采用者,他们通过建立内部库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然后提供给所有服务使用。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把库扩展到成百上千个微服务中难度极高,而且这些库相对来说是比较”脆弱“的,我们很难保证他们可以适应所有的技术堆栈选择。
程度上来说,Service Mesh与这些库很类似,但Service Mesh是与服务相邻的独立进程。服务连接到代理,代理反过来又与其他代理(HTTP1.1/2、GRPC)进行通信。它们是相对独立的进程,在应用层或应用层之下分布和运行,进而解决了上述两个方案存在的缺陷。
Service Mesh架构
Service Mesh由data plane构成,其中所有服务通过sidecar代理进行服务通信。(所有代理相互连接形成一个Mesh,Service Mesh由此得名)网格同时包含一个control plane——可以将所有独立的sidecar代理连接到一个分布式网络中,并设置网格还包括一个控制平面——它将所有独立的sidecar代理连接到一个分布式网络中,并设置由data plane指定的策略。
Control plane定义服务发现、路由、流量控制等策略。这些策略可以是全局的,也可以是限定的。Data plane负责在通信时应用和执行这些策略。
最后
总结来说,Service Mesh是“时间的产物”,Docker、Kubernetes等容器技术直接推进了对于Service Mesh的需求,让复杂的系统可以被轻松部署和管理。
Service Mesh新秀,初出茅庐便声势浩荡,前有Google,IBM和Lyft倾情奉献,后有业界大佬俯首膜拜,这就是今天将要介绍的主角,扛起Service Mesh大旗,掀起新一轮微服务开发浪潮的Istio!
今天的主角名叫 Istio,估计很多同学在此之前可能完全没有听过这个名字。请不必介意,没听过很正常,因为Istio的确是一个非常新的东西,出世也才四个月而已。
今天的内容将会分成三个部分:
- 介绍: 让大家了解Istio是什么,以及有什么好处,以及Istio背后的开发团队
- 架构: 介绍Istio的整体架构和四个主要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这块内容会比较偏技术
- 展望: 介绍Istio的后续开发计划,探讨未来的发展预期
一、介绍
Istio是什么:Istio是Google/IBM/Lyft联合开发的开源项目,2017年5月发布第一个release 0.1.0, 官方定义为:
Istio:一个连接,管理和保护微服务的开放平台。
按照isito文档中给出的定义:
Istio提供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建立已部署的服务的网络,具备负载均衡,服务到服务认证,监控等等功能,而不需要改动任何服务代码。
简单的说,有了Istio,你的服务就不再需要任何微服务开发框架(典型如Spring Cloud,Dubbo),也不再需要自己动手实现各种复杂的服务治理的功能(很多是Spring Cloud和Dubbo也不能提供的,需要自己动手)。只要服务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进行简单的直接网络访问,就可以通过将网络层委托给Istio,从而获得一系列的完备功能。
可以近似的理解为:Istio = 微服务框架 + 服务治理
名字和图标:
Istio来自希腊语,英文意思是”Sail”, 翻译为中文是“启航”。它的图标如下:
可以类比Google的另外一个相关产品:Kubernetes,名字也是同样起源于古希腊,是船长或者驾驶员的意思。下图是Kubernetes的图标:
后面会看到,Istio和Kubernetes的关系,就像它们的名字和图标一样, 可谓”一脉相传”。
主要特性:
Istio的关键功能:
- HTTP/1.1,HTTP/2,gRPC和TCP流量的自动区域感知负载平衡和故障切换。
- 通过丰富的路由规则,容错和故障注入,对流行为的细粒度控制。
- 支持访问控制,速率限制和配额的可插拔策略层和配置API。
- 集群内所有流量的自动量度,日志和跟踪,包括集群入口和出口。
- 安全的服务到服务身份验证,在集群中的服务之间具有强大的身份标识。
这些特性在稍后的架构章节时会有介绍。
为什么要使用Istio
在深入Istio细节之前,先来看看,为什么要使用Istio?它可以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微服务的两面性
最近两三年来微服务方兴未艾,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开发人员陆陆续续投身到微服务架构, 让一个一个的微服务项目落地。
但是,在这一片叫好的喧闹中, 我们还是发觉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微服务对开发进行了简化,通过将复杂系统切分为若干个微服务来分解和降低复杂度,使得这些微服务易于被小型的开发团队所理解和维护。但是,复杂度并非从此消失。微服务拆分之后,单个微服务的复杂度大幅降低,但是由于系统被从一个单体拆分为几十甚至更多的微服务, 就带来了另外一个复杂度:微服务的连接、管理和监控。
试想, 对于一个大型系统, 需要对多达上百个甚至上千个微服务的管理、部署、版本控制、安全、故障转移、策略执行、遥测和监控等,谈何容易。更不要说更复杂的运维需求,例如A/B测试,金丝雀发布,限流,访问控制和端到端认证。
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在单体应用程序向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的转型中, 不得不面临上述挑战。
服务网格
Service Mesh,服务网格,也有人翻译为”服务啮合层”。这貌似是今年才出来的新名词?在2017年之前没有听过,虽然类似的产品已经存在挺长时间。
什么是Service Mesh(服务网格)?
Service Mesh是专用的基础设施层,轻量级高性能网络代理。提供安全的、快速的、可靠地服务间通讯,与实际应用部署一起,但对应用透明。
为了帮助理解, 下图展示了服务网格的典型边车部署方式:
图中应用作为服务的发起方,只需要用最简单的方式将请求发送给本地的服务网格代理,然后网格代理会进行后续的操作,如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最后将请求转发给目标服务。当有大量服务相互调用时,它们之间的服务调用关系就会形成网格,如下图所示:
在上图中绿色方块为服务,蓝色方块为边车部署的服务网格,蓝色线条为服务间通讯。可以看到蓝色的方块和线条组成了整个网格,我们将这个图片旋转90°,就更加明显了:服务网格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支撑态势,将所有的服务”架”在网格之上:
服务网格的细节我们今天不详细展开, 详细内容大家可以参考网上资料。或者稍后我将会推出一个服务网格的专题,单独深入介绍服务网格。
Istio也可以视为是一种服务网格, 在Istio网站上详细解释了这一概念:
如果我们可以在架构中的服务和网络间透明地注入一层,那么该层将赋予运维人员对所需功能的控制,同时将开发人员从编码实现分布式系统问题中解放出来。通常将这个统一的架构层与服务部署在一起,统称为“服务啮合层”。由于微服务有助于分离各个功能团队,因此服务啮合层有助于将运维人员从应用特性开发和发布过程中分离出来。通过系统地注入代理到微服务间的网络路径中,Istio将迥异的微服务转变成一个集成的服务啮合层。
Istio能做什么?
Istio力图解决前面列出的微服务实施后需要面对的问题。Istio 首先是一个服务网络,但是Istio又不仅仅是服务网格: 在 Linkerd, Envoy 这样的典型服务网格之上,Istio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为整个服务网格提供行为洞察和操作控制,以满足微服务应用程序的多样化需求。
Istio在服务网络中统一提供了许多关键功能(以下内容来自官方文档):
-
流量管理:控制服务之间的流量和API调用的流向,使得调用更可靠,并使网络在恶劣情况下更加健壮。
-
可观察性:了解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它们之间流量的本质和流向,从而提供快速识别问题的能力。
-
策略执行:将组织策略应用于服务之间的互动,确保访问策略得以执行,资源在消费者之间良好分配。策略的更改是通过配置网格而不是修改应用程序代码。
-
服务身份和安全:为网格中的服务提供可验证身份,并提供保护服务流量的能力,使其可以在不同可信度的网络上流转。
除此之外,Istio针对可扩展性进行了设计,以满足不同的部署需要:
-
平台支持:Istio旨在在各种环境中运行,包括跨云, 预置,Kubernetes,Mesos等。最初专注于Kubernetes,但很快将支持其他环境。
-
集成和定制:策略执行组件可以扩展和定制,以便与现有的ACL,日志,监控,配额,审核等解决方案集成。
这些功能极大的减少了应用程序代码,底层平台和策略之间的耦合,使微服务更容易实现。
Istio的真正价值
上面摘抄了Istio官方的大段文档说明,洋洋洒洒的列出了Istio的大把大把高大上的功能。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理论上说,任何微服务框架,只要愿意往上面堆功能,早晚都可以实现这些。那,关键在哪里?
不妨设想一下,在平时理解的微服务开发过程中,在没有Istio这样的服务网格的情况下,要如何开发我们的应用程序,才可以做到前面列出的这些丰富多彩的功能? 这数以几十记的各种特性,如何才可以加入到应用程序?
无外乎,找个Spring Cloud或者Dubbo的成熟框架,直接搞定服务注册,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熔断等基础功能。然后自己开发服务路由等高级功能, 接入Zipkin等Apm做全链路监控,自己做加密、认证、授权。 想办法搞定灰度方案,用Redis等实现限速、配额。 诸如此类,一大堆的事情, 都需要自己做,无论是找开源项目还是自己操刀,最后整出一个带有一大堆功能的应用程序,上线部署。然后给个配置说明到运维,告诉他说如何需要灰度,要如何如何, 如果要限速,配置哪里哪里。
这些工作,相信做微服务落地的公司,基本都跑不掉,需求是现实存在的,无非能否实现,以及实现多少的问题,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要做到这些,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问题是,即使费力做到这些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运维跑来提了点要求,在他看来很合理的要求,比如说:简单点的加个黑名单, 复杂点的要做个特殊的灰度:将来自iPhone的用户流量导1%到Stagging环境的2.0新版本……
这里就有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给每个业务程序的开发人员: 你到底想往你的业务程序里面塞多少管理和运维的功能? 就算你hold的住技术和时间,你有能力一个一个的满足各种运维和管理的需求吗? 当你发现你开始疲于响应各种非功能性的需求时,就该开始反省了: 我们开发的是业务程序,它的核心价值在业务逻辑的处理和实现,将如此之多的时间精力花费在这些非业务功能上, 这真的合理吗? 而且即使是在实现层面,微服务实施时,最重要的是如何划分微服务,如何制定接口协议,你该如何分配你有限的时间和资源?
Istio 超越 spring cloud和dubbo 等传统开发框架之处, 就在于不仅仅带来了远超这些框架所能提供的功能, 而且也不需要应用程序为此做大量的改动, 开发人员也不必为上面的功能实现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
总结:
Istio 大幅降低微服务架构下应用程序的开发难度,势必极大的推动微服务的普及。个人乐观估计,随着isito的成熟,微服务开发领域将迎来一次颠覆性的变革。后面我们在介绍Istio的架构和功能模块时, 大家可以了解到Istio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开发团队
在开始介绍Istio的架构之前, 我们再详细介绍一下Istio的开发团队, 看看背后的大佬。首先,Istio的开发团队主要来自 Google, IBM和Lyft,摘抄一段官方八股:
基于我们为内部和企业客户构建和运营大规模微服务的常见经验,Google,IBM和Lyft联手创建Istio,希望为微服务开发和维护提供可靠的基础。Google和IBM相信不需要介绍了, 在Istio项目中这两个公司是绝对主力,举个例子,下图是 Istio Working Group的成员列表:
数一下, 总共18人,10个google,8个IBM。注意这里没有Lyft出现,因为Lyft的贡献主要集中在Envoy。
Istio来自鼎鼎大名的GCP/Google Cloud Platform, 这里诞生了同样大名鼎鼎的 App Engine, Cloud Engine等重量级产品。
Google为Istio带来了Kubernetes和gRPC, 还有和Envoy相关的特性如安全,性能和扩展性。
八卦: 负责Istio的GCP产品经理Varun Talwar, 同时也负责gRPC项目, 所以关注gRPC的同学(比如我自己)可以不用担心:Istio对gRPC的支持必然是没有问题的。
IBM
IBM的团队同来来自IBM云平台, IBM的贡献是:
除了开发Istio控制面板之外, 还有和Envoy相关的其他特性如跨服务版本的流量切分, 分布式请求追踪(Zipkin)和失败注入。
Lyft
Lyft的贡献主要集中在Envoy代理,这是Lyft开源的服务网格,基于C++。据说Envoy在Lyft可以管理超过100个服务,跨越10000个虚拟机,每秒处理2百万请求。本周最新消息,Envoy刚刚加入CNCF,成为该基金会的第十一个项目。
最后, 在Isito的介绍完成之后, 我们开始下一节内容,Istio的架构。
二、架构
整体架构
Istio服务网格逻辑上分为数据面板和控制面板。
数据面板由一组智能代理(Envoy)组成,代理部署为边车,调解和控制微服务之间所有的网络通信。
控制面板负责管理和配置代理来路由流量,以及在运行时执行策略。
下图为Istio的架构详细分解图:
Service Mesh 开源项目简介:
- Linkerd(https://github.com/linkerd/linkerd):第一代 Service Mesh,2016 年 1 月 15 日首发布,业界第一个 Service Mesh 项目,由 Buoyant 创业小公司开发(前 Twitter 工程师),2017 年 7 月 11 日,宣布和 Istio 集成,成为 Istio 的数据面板。
- Envoy(https://github.com/envoyproxy/envoy):第一代 Service Mesh,2016 年 9 月 13 日首发布,由 Matt Klein 个人开发(Lyft 工程师),之后默默发展,版本较稳定。
- Istio(https://github.com/istio/istio):第二代 Service Mesh,2017 年 5 月 24 日首发布,由 Google、IBM 和 Lyft 联合开发,只支持 Kubernetes 平台,2017 年 11 月 30 日发布 0.3 版本,开始支持非 Kubernetes 平台,之后稳定的开发和发布。
- Conduit(https://github.com/runconduit/conduit):第二代 Service Mesh,2017 年 12 月 5 日首发布,由 Buoyant 公司开发(借鉴 Istio 整体架构,部分进行了优化),对抗 Istio 压力山大,也期待 Buoyant 公司的毅力。
- nginMesh(https://github.com/nginmesh/nginmesh):2017 年 9 月首发布,由 Nginx 开发,定位是作为 Istio 的服务代理,也就是替代 Envoy,思路跟 Linkerd 之前和 Istio 集成很相似,极度低调,GitHub 上的 star 也只有不到 100。
- Kong(https://github.com/Kong/kong):比 nginMesh 更加低调,默默发展中。
这是宏观视图,可以更形象的展示Istio两个面板的功能和合作:
以下分别介绍 Istio 中的主要模块 Envoy/Mixer/Pilot/Auth。
Envory
以下介绍内容来自Istio官方文档:
Istio 使用Envoy代理的扩展版本,Envoy是以C++开发的高性能代理,用于调解服务网格中所有服务的所有入站和出站流量。
Istio利用了Envoy的许多内置功能,例如动态服务发现,负载均衡,TLS termination,HTTP/2&gRPC代理,熔断器,健康检查,基于百分比流量拆分的分段推出,故障注入和丰富的metrics。
Envoy实现了过滤和路由、服务发现、健康检查,提供了具有弹性的负载均衡。它在安全上支持TLS,在通信方面支持gRPC。
概括说,Envoy提供的是服务间网络通讯的能力,包括(以下均可支持TLS):
- HTTP/1.1
- HTTP/2
- gRPC
-
TCP
以及网络通讯直接相关的功能: -
服务发现:从Pilot得到服务发现信息
-
过滤
- 负载均衡
- 健康检查
- 执行路由规则(Rule): 规则来自Polit,包括路由和目的地策略
-
加密和认证: TLS certs来自 Istio-Auth
此外, Envoy 也吐出各种数据给Mixer: -
Metrics
-
Logging
- Distribution Trace: 目前支持 Zipkin
总结: Envoy是Istio中负责”干活”的模块,如果将整个Istio体系比喻为一个施工队,那么 Envoy 就是最底层负责搬砖的民工,所有体力活都由Envoy完成。所有需要控制,决策,管理的功能都是其他模块来负责,然后配置给Envoy。
Istio架构回顾
在继续介绍Istio其他的模块之前,我们来回顾一下Istio的架构,前面我们提到, Istio服务网格分为两大块:数据面板和控制面板。
刚刚介绍的Envoy,在Istio中扮演的就是数据面板,而其他我们下面将要陆续介绍的Mixer、Pilot和Auth属于控制面板。上面我给出了一个类比:Istio中Envoy (或者说数据面板)扮演的角色是底层干活的民工,而该让这些民工如何工作,由包工头控制面板来负责完成。
在Istio的架构中,这两个模块的分工非常的清晰,体现在架构上也是经纬分明: Mixer,Pilot和Auth这三个模块都是Go语言开发,代码托管在Github上,三个仓库分别是 Istio/mixer, Istio/pilot/auth。而Envoy来自Lyft,编程语言是c++ 11,代码托管在Github但不是Istio下。从团队分工看,Google和IBM关注于控制面板中的Mixer,Pilot和Auth,而Lyft继续专注于Envoy。
Istio的这个架构设计,将底层Service Mesh的具体实现,和Istio核心的控制面板拆分开。从而使得Istio可以借助成熟的Envoy快速推出产品,未来如果有更好的Service Mesh方案也方便集成。
Envoy的竞争者
谈到这里,聊一下目前市面上Envoy之外的另外一个Service Mesh成熟产品:基于Scala的Linkerd。 Linkerd的功能和定位和Envoy非常相似,而且就在今年上半年成功进入CNCF。而在 Istio 推出之后,Linkerd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动作:Linkerd推出了和Istio的集成,实际为替换Envoy作为Istio的数据面板,和Istio的控制面板对接。
回到Istio的架构图,将这幅图中的Envoy字样替换为Linkerd即可。另外还有不在图中表示的Linkerd Ingress / Linkerd Egress用于替代Envoy实现 k8s的Ingress/Egress。
本周最新消息: Nginx推出了自己的服务网格产品Nginmesh,功能类似,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Ngxinmesh一出来就直接宣布要和Istio集成,替换Envoy。
下面开始介绍 Istio 中最核心的控制面板。
Pilot
流量管理
Istio最核心的功能是流量管理,前面我们看到的数据面板,由Envoy组成的服务网格,将整个服务间通讯和入口/出口请求都承载于其上。
使用Istio的流量管理模型,本质上将流量和基础设施扩展解耦,让运维人员通过Pilot指定它们希望流量遵循什么规则,而不是哪些特定的pod/VM应该接收流量。
对这段话的理解, 可以看下图:假定我们原有服务B,部署在Pod1/2/3上,现在我们部署一个新版本在Pod4在,希望实现切5%的流量到新版本。
如果以基础设施为基础实现上述5%的流量切分,则需要通过某些手段将流量切5%到Pod4这个特定的部署单位,实施时就必须和ServiceB的具体部署还有ServiceA访问ServiceB的特定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 比如如果两个服务之间是用Nginx做反向代理,则需要增加Pod4的IP作为Upstream,并调整Pod1/2/3/4的权重以实现流量切分。
如果使用Istio的流量管理功能, 由于Envoy组成的服务网络完全在Istio的控制之下,因此要实现上述的流量拆分非常简单. 假定原版本为1.0,新版本为2.0,只要通过Polit 给Envoy发送一个规则:2.0版本5%流量,剩下的给1.0。
这种情况下,我们无需关注2.0版本的部署,也无需改动任何技术设置, 更不需要在业务代码中为此提供任何配置支持和代码修改。一切由 Pilot 和智能Envoy代理搞定。
我们还可以玩的更炫一点, 比如根据请求的内容来源将流量发送到特定版本:
后面我们会介绍如何从请求中提取出User-Agent这样的属性来配合规则进行流量控制。
Pilot的功能概述
我们在前面有强调说,Envoy在其中扮演的负责搬砖的民工角色,而指挥Envoy工作的民工头就是Pilot模块。
官方文档中对Pilot的功能描述:
Pilot负责收集和验证配置并将其传播到各种Istio组件。它从Mixer和Envoy中抽取环境特定的实现细节,为他们提供独立于底层平台的用户服务的抽象表示。此外,流量管理规则(即通用4层规则和7层HTTP/gRPC路由规则)可以在运行时通过Pilot进行编程。
每个Envoy实例根据其从Pilot获得的信息以及其负载均衡池中的其他实例的定期健康检查来维护 负载均衡信息,从而允许其在目标实例之间智能分配流量,同时遵循其指定的路由规则。
Pilot负责在Istio服务网格中部署的Envoy实例的生命周期。
Pilot的架构
下图是Pilot的架构图:
- Envoy API负责和Envoy的通讯, 主要是发送服务发现信息和流量控制规则给Envoy
- Envoy提供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池和路由表的动态更新的API。这些API将Istio和Envoy的实现解耦。(另外,也使得Linkerd之类的其他服务网络实现得以平滑接管Envoy)
- Polit定了一个抽象模型,以从特定平台细节中解耦,为跨平台提供基础
- Platform Adapter则是这个抽象模型的现实实现版本, 用于对接外部的不同平台
- 最后是 Rules API,提供接口给外部调用以管理Pilot,包括命令行工具Istioctl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第三方管理界面
服务规范和实现
Pilot架构中, 最重要的是Abstract Model和Platform Adapter,我们详细介绍。
- Abstract Model:是对服务网格中”服务”的规范表示, 即定义在istio中什么是服务,这个规范独立于底层平台。
- Platform Adapter:这里有各种平台的实现,目前主要是Kubernetes,另外最新的0.2版本的代码中出现了Consul和Eureka。
来看一下Pilot 0.2的代码,pilot/platform 目录下:
瞄一眼platform.go:
服务规范的定义在modle/service.go中:
由于篇幅有限,代码部分这里不深入, 只是通过上面的两段代码来展示Pilot中对服务的规范定义和目前的几个实现。
暂时而言(当前版本是0.1.6, 0.2版本尚未正式发布),目前 Istio 只支持K8s一种服务发现机制。
备注: Consul的实现据说主要是为了支持后面将要支持的Cloud Foundry,Eureka没有找到资料。Etcd3 的支持还在Issue列表中,看Issue记录争执中。
Pilot功能
基于上述的架构设计,Pilot提供以下重要功能:
- 请求路由
- 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
- 故障处理
- 故障注入
- 规则配置
由于篇幅限制,今天不逐个展开详细介绍每个功能的详情。大家通过名字就大概可以知道是什么,如果希望了解详情可以关注之后的分享。或者查阅官方文档的介绍。
Mixer
Mixer翻译成中文是混音器, 下面是它的图标:
功能概括:Mixer负责在服务网格上执行访问控制和使用策略,并收集Envoy代理和其他服务的遥测数据。
Mixer的设计背景
我们的系统通常会基于大量的基础设施而构建,这些基础设施的后端服务为业务服务提供各种支持功能。包括访问控制系统,遥测捕获系统,配额执行系统,计费系统等。在传统设计中, 服务直接与这些后端系统集成,容易产生硬耦合。
在Istio中,为了避免应用程序的微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后端服务之间的耦合,提供了 Mixer 作为两者的通用中介层:
Mixer 设计将策略决策从应用层移出并用配置替代,并在运维人员控制下。应用程序代码不再将应用程序代码与特定后端集成在一起,而是与Mixer进行相当简单的集成,然后 Mixer 负责与后端系统连接。
特别提醒: Mixer不是为了在基础设施后端之上创建一个抽象层或者可移植性层。也不是试图定义一个通用的Logging API,通用的Metric API,通用的计费API等等。
Mixer的设计目标是减少业务系统的复杂性,将策略逻辑从业务的微服务的代码转移到Mixer中, 并且改为让运维人员控制。
Mixer的功能
Mixer 提供三个核心功能:
-
前提条件检查。允许服务在响应来自服务消费者的传入请求之前验证一些前提条件。前提条件包括认证,黑白名单,ACL检查等等。
-
配额管理。使服务能够在多个维度上分配和释放配额。典型例子如限速。
-
遥测报告。使服务能够上报日志和监控。
在Istio内,Envoy重度依赖Mixer。
Mixer的适配器
Mixer是高度模块化和可扩展的组件。其中一个关键功能是抽象出不同策略和遥测后端系统的细节,允许Envoy和基于Istio的服务与这些后端无关,从而保持他们的可移植。
Mixer在处理不同基础设施后端的灵活性是通过使用通用插件模型实现的。单个的插件被称为适配器,它们允许Mixer与不同的基础设施后端连接,这些后台可提供核心功能,例如日志,监控,配额,ACL检查等。适配器使Mixer能够暴露一致的API,与使用的后端无关。在运行时通过配置确定确切的适配器套件,并且可以轻松指向新的或定制的基础设施后端。
这个图是官网给的,列出的功能不多,我从Github的代码中抓个图给大家展示一下目前已有的Mixer Adapter:
Mixer的工作方式
Istio使用属性来控制在服务网格中运行的服务的运行时行为。属性是描述入口和出口流量的有名称和类型的元数据片段,以及此流量发生的环境。Istio属性携带特定信息片段,例如:
请求处理过程中,属性由Envoy收集并发送给Mixer,Mixer中根据运维人员设置的配置来处理属性。基于这些属性,Mixer会产生对各种基础设施后端的调用。
Mixer设计有一套强大(也很复杂, 堪称Istio中最复杂的一个部分)的配置模型来配置适配器的工作方式,设计有适配器、切面、属性表达式,选择器、描述符,manifests 等一堆概念.
由于篇幅所限,今天不展开这块内容,这里给出两个简单的例子让大家对Mixer的配置有个感性的认识:
1、这是一个IP地址检查的Adapter,实现类似黑名单或者白名单的功能:
2、metrics的适配器,将数据报告给Prometheus系统
3、定义切面, 使用前面定义的 myListChecker 这个adapter 对属性 source.ip 进行黑名单检查。
Istio-Auth
Istio-Auth提供强大的服务到服务和终端用户认证,使用交互TLS,内置身份和凭据管理。它可用于升级服务网格中的未加密流量,并为运维人员提供基于服务身份而不是网络控制实施策略的能力。
Istio的未来版本将增加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和审计,以使用各种访问控制机制(包括基于属性和角色的访问控制以及授权钩子)来控制和监视访问您的服务,API或资源的人员。
Auth的架构
下图展示Istio Auth架构,其中包括三个组件:身份,密钥管理和通信安全。
在这个例子中, 服务A以服务帐户“foo”运行, 服务B以服务帐户“bar”运行, 他们之间的通讯原来是没有加密的. 但是Istio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 依托Envoy形成的服务网格, 直接在客户端Envoy和服务器端Envoy之间进行通讯加密。
目前在Kubernetes上运行的 Istio,使用Kubernetes service account/服务帐户来识别运行该服务的人员。
未来将推出的功能
Auth在目前的Istio版本(0.1.6和即将发布的0.2)中,功能还不是很全,未来则规划有非常多的特性:
- 细粒度授权和审核
- 安全Istio组件(Mixer, Pilot等)
- 集群间服务到服务认证
- 使用JWT/OAuth2/OpenID_Connect终端到服务的认证
- 支持GCP服务帐户和AWS服务帐户
- 非http流量(MySql,Redis等)支持
- Unix域套接字,用于服务和Envoy之间的本地通信
- 中间代理支持
- 可插拔密钥管理组件
-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功能都是不改动业务应用代码的前提下实现的。
回到我们前面的曾经讨论的问题,如果自己来做,完成这些功能大家觉得需要多少工作量?要把所有的业务模块都迁移到具备这些功能的框架和体系中,需要改动多少?而Istio,未来就会直接将这些东西摆上我们的餐桌。
三、未来
前面我们介绍了Istio的基本情况,还有Istio的架构和主要组件。相信大家对Istio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需要提醒的是,Istio是一个今年5月才发布 0.1.0 版本的新鲜出炉的开源项目,目前该项目也才发布到0.1.6正式版本和 0.2.2 pre release版本. 很多地方还不完善,希望大家可以理解,有点类似于最早期阶段的Kubernetes。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下Istio后面的一些开发计划和发展预期。
运行环境支持
Istio目前只支持Kubernetes, 这是令人比较遗憾的一点. 不过 istio 给出的解释是istio未来会支持在各种环境中运行,只是目前在 0.1/0.2 这样的初始阶段暂时专注于Kubernetes,但很快会支持其他环境。
注意: Kubernetes平台,除了原生Kubernetes, 还有诸如 IBM Bluemix Container Service和RedHat OpenShift这样的商业平台。 以及google自家的 Google Container Engine。这是自家的东西, 而且现在k8s/istio/gRPC都已经被划归到 Google cloud platform部门, 自然会优先支持.
另外isito所说的其他环境指的是:
- Mesos: 这个估计是大多人非K8s的Docker使用者最关心的了, 暂时从Github上的代码中未见到有开工迹象, 但是Istio的文档和官方声明都明显说会支持, 估计还是希望很大的.
Cloud foundry: 这个东东我们国内除了私有云外玩的不多, Istio对它的支持似乎已经启动. 比如我看到代码中已经有了Consul这个服务注册的支持, 从Issue讨论上看到是说为上Cloud foundry做准备, 因为Cloud foundry没有k8s那样的原生服务注册机制。 - VM: 这块没有看到介绍, 但是有看到Istio的讨论中提到会支持容器和非容器的混合(Hybrid)支持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目前我还没有看到Istio有对Docker家的Swarm有支持的计划或者讨论, 目前我找到的任何Istio的资料中都不存在Swarm这个东东。我只能不负责任的解读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自然会有江湖恩怨。
路线图
按照Istio的说法,他们计划每3个月发布一次新版本,我们看一下目前得到的一些信息:
- 0.1 版本2017年5月发布,只支持Kubernetes
- 0.2 即将发布,当前是0.2.1 pre-release, 也只支持Kubernetes
- 0.3 roadmap上说要支持k8s之外的平台, “Support for Istio meshes without Kubernetes.”, 但是具体哪些特性会放在0.3中,还在讨论中
- 1.0 版本预计今年年底发布
注: 1.0版本的发布时间官方没有明确给出,我只是看到官网资料里面有信息透露如下:
“we invite the community to join us in shaping the project as we work toward a 1.0 release later this year.”
按照上面给的信息,简单推算:应该是9月发0.2, 然后12月发0.3, 但是这就已经是年底了, 所以不排除1.0推迟发布的可能,或者0.3直接当成 1.0 发布。
社区支持
虽然Istio初出江湖,乳臭未干,但是凭借google和IBM的金字招牌,还有Istio前卫而实际的设计理念,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在开始提供对Istio的支持或者集成,这是Istio官方页面有记载的:
- Red Hat:Openshift and OpenShift Application Runtimes
- Pivotal:Cloud Foundry
- Weaveworks:Weave Cloud and Weave Net 2.0
- Tigera:Project Calico Network Policy Engine
-
Datawire:Ambassador project
然后一些其他外围支持, 从代码中看到的: -
eureka
- consul
- etcd v3: 这个还在争执中,作为etcd的坚定拥护者, 我对此保持密切关注
存在问题
Istio毕竟目前才是0.2.2 pre release版本,毕竟才出来四个月,因此还是存在大量的问题,集中表现为:
- 只支持k8s,而且要求k8s 1.7.4+,因为使用到k8s的 CustomResourceDefinitions
- 性能较低,从目前的测试情况看,0.1版本很糟糕,0.2版本有改善
- 很多功能尚未完成
给大家的建议:可以密切关注Istio的动向,提前做好技术储备。但是,最起码在年底的1.0版本出来之前,别急着上生产环境。
结语
感谢大家在今天参与这次的Istio分享,由于时间有限,很多细节无法在今天给大家尽情展开。如果大家对 Istio 感兴趣,可以之后自行浏览 Istio 的官方网站,我也预期会在之后陆陆续续的给出Istio相关的文章和分享。
转自:https://blog.csdn.net/chenhaifeng2016/article/details/78609208
自从几十年前第一次引入分布式系统这个概念以来,出现了很多原来根本想象不到的分布式系统使用案例,但同时也引入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当这些系统还是比较少比较简单的时候,工程师可以通过减少远程交互的次数来解决复杂性问题。处理分布式问题最安全的方法是尽可能避免远程交互,虽然这可能意味着要在多个系统上存放重复的逻辑和数据。
行业上的需求推动着我们前进的步伐,分布式系统的组成从几个大型的中央电脑发展成为数以千计的小型服务。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我们必须走出困境,应对新的挑战和开放性问题。首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某个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再提供更先进更复杂的解决方案。随着我们对问题领域越来越熟悉、提出的解决办法越来越好,我们开始将一些最常见的需求总结归纳为模式、库,以及最终的平台。
当电脑第一次联网
由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让两台或多台电脑相互通讯,因此,他们构思出了这样的东西:
互相之间可以通讯的两个服务可以满足最终用户的一些需求。但这个示意图显然过于简单了,缺少了包括通过代码操作的字节转换和在线路上收发的电信号转换在内的多个层。虽然,一定程度上的抽象对于我们的讨论是必需的,但还是让我们来添加网络协议栈组件以增加一点细节内容吧:
上述这个修改过的模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使用至今。一开始,计算机很稀少,也很昂贵,所以两个节点之间的每个环节都被精心制作和维护。随着计算机变得越来越便宜,连接的数量和数据量大幅增加。随着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系统,工程师们需要保证他们构建的软件能够达到用户所要求的服务质量。
当然,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以达到用户要求的服务质量水平。人们需要找到解决方案让机器互相发现、通过同一条线路同时处理多个连接、允许机器在非直连的情况下互相通信、通过网络对数据包进行路由、加密流量等等。
在这其中,有一种叫做流量控制的东西,下面我们以此为例。流量控制是一种防止一台服务器发送的数据包超过下游服务器可以承受上限的机制。这是必要的,因为在一个联网的系统中,你至少有两个不同的、独立的计算机,彼此之间互不了解。 计算机A以给定的速率向计算机B发送字节,但不能保证B可以连续地以足够快的速度来处理接收到的字节。例如,B可能正在忙于并行运行其他任务,或者数据包可能无序到达,并且B可能被阻塞以等待本应该第一个到达的数据包。这意味着A不仅不知道B的预期性能,而且还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因为这可能会让B过载,B现在必须对所有这些传入的数据包进行排队处理。
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寄希望于建立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的开发者能够通过编写代码来解决上面提出的挑战。在我们的这个流程控制示例中,应用程序本身必须包含某种逻辑来确保服务不会因为数据包而过载。这种重联网的逻辑与业务逻辑一样重要。在我们的抽象示意图中,它是这样的:
幸运的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像TCP/IP这样的标准的横空出世,流量控制和许多其他问题的解决方案被融入进了网络协议栈本身。这意味着这些流量控制代码仍然存在,但已经从应用程序转移到了操作系统提供的底层网络层中:
这个模型相当地成功。几乎任何一个组织都能够使用商业操作系统附带的TCP/IP协议栈来驱动他们的业务,即使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当第一次使用微服务
多年以来,计算机变得越来越便宜,并且到处可见,而上面提到的网络协议栈已被证明是用于可靠连接系统的事实上的工具集。随着节点和稳定连接的数量越来越多,行业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络系统,从细粒度的分布式代理和对象到由较大但重分布式组件组成的面向服务的架构。
这样的分布式系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更高级别的案例和好处,但也出现了几个难题。其中一些是全新的,但其他的只是我们在讨论原始网络时遇到难题的更高版本而已。
在90年代,Peter Deutsch和他在Sun公司的同事工程师们撰写了“分布式计算的八大错误”一文,其中列出了人们在使用分布式系统时通常会做出的一些假设。Peter认为,这些假设在更原始的网络架构或理论模型中可能是真实的,但在现代世界中是不成立的:
1.网络是可靠的
2.延迟为零
3.带宽是无限的
4.网络是安全的
5.拓扑是不变的
6.有一个管理员
7.传输成本为零
8.网络是同构的
大家把上面这个列表斥为“谬论”,因此,工程师们不能忽视这些问题,必须明确地处理这些问题。
为了处理更复杂的问题,需要转向更加分散的系统(我们通常所说的微服务架构),这在可操作性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之前我们已经详细讨论了一些内容,但下面则列出了一个必须要处理的东西:
1.计算资源的快速提供
2.基本的监控
3.快速部署
4.易于扩展的存储
5.可轻松访问边缘
6.认证与授权
7.标准化的RPC
因此,尽管数十年前开发的TCP/IP协议栈和通用网络模型仍然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讯的有力工具,但更复杂的架构引入了另一个层面的要求,这再次需要由在这方面工作的工程师来实现。
例如,对于服务发现和断路器,这两种技术已用于解决上面列出的几个弹性和分布式问题。
历史往往会重演,第一批基于微服务构建的系统遵循了与前几代联网计算机类似的策略。这意味着落实上述需求的责任落在了编写服务的工程师身上。
服务发现是在满足给定查询条件的情况下自动查找服务实例的过程,例如,一个名叫Teams的服务需要找到一个名为Players的服务实例,其中该实例的environment属性设置为production。你将调用一些服务发现进程,它们会返回一个满足条件的服务列表。对于更集中的架构而言,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可以通常使用DNS、负载均衡器和一些端口号的约定(例如,所有服务将HTTP服务器绑定到8080端口)来实现。而在更分散的环境中,任务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以前可以通过盲目信任DNS来查找依赖关系的服务现在必须要处理诸如客户端负载均衡、多种不同环境、地理位置上分散的服务器等问题。如果之前只需要一行代码来解析主机名,那么现在你的服务则需要很多行代码来处理由分布式引入的各种问题。
断路器是由Michael Nygard在其编写的“Release It”一书中引入的模式。我非常喜欢Martin Fowler对该模式的一些总结:
断路器背后的基本思路非常简单。将一个受保护的函数调用包含在用于监视故障的断路器对象中。一旦故障达到一定阈值,则断路器跳闸,并且对断路器的所有后续调用都将返回错误,并完全不接受对受保护函数的调用。通常,如果断路器发生跳闸,你还需要某种监控警报。
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设备,它们能为服务之间的交互提供更多的可靠性。然而,跟其他的东西一样,随着分布式水平的提高,它们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系统发生错误的概率随着分布式水平的提高呈指数级增长,因此即使简单的事情,如“如果断路器跳闸,则监控警报”,也就不那么简单了。一个组件中的一个故障可能会在许多客户端和客户端的客户端上产生连锁反应,从而触发数千个电路同时跳闸。而且,以前可能只需几行代码就能处理某个问题,而现在需要编写大量的代码才能处理这些只存在于这个新世界的问题。
事实上,上面举的两个例子可能很难正确实现,这也是大型复杂库,如Twitter的Finagle和Facebook的Proxygen,深受欢迎的原因,它们能避免在每个服务中重写相同的逻辑。
大多数采用微服务架构的组织都遵循了上面提到的那个模型,如Netflix、Twitter和SoundCloud。随着系统中服务数量的增加,他们发现了这种方法存在着各种弊端。
即使是使用像Finagle这样的库,项目团队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将这个库与系统的其他部分结合起来,这是一个代价非常高的难题。根据我在SoundCloud和DigitalOcean的经验,我估计在100-250人规模的工程师组织中,需要有1/10的人员来构建模型。有时,这种代价很容易看到,因为工程师被分配到了专门构建工具的团队中,但是更多的时候,这种代价是看不见的,因为它表现为在产品研发上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第二个问题是,上面的设置限制了可用于微服务的工具、运行时和语言。用于微服务的库通常是为特定平台编写的,无论是编程语言还是像JVM这样的运行时。如果开发团队使用了库不支持的平台,那么通常需要将代码移植到新的平台。这浪费了本来就很短的工程时间。工程师没办法再把重点放在核心业务和产品上,而是不得不花时间来构建工具和基础架构。那就是为什么一些像SoundCloud和DigitalOcean这样的中型企业认为其内部服务只需支持一个平台,分别是Scala或者Go。
这个模型最后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管理方面的问题。库模型可能对解决微服务架构需求所需功能的实现进行抽象,但它本身仍然是需要维护的组件。必须要确保数千个服务实例所使用的库的版本是相同的或至少是兼容的,并且每次更新都意味着要集成、测试和重新部署所有服务,即使服务本身没有任何改变。
下一个逻辑
类似于我们在网络协议栈中看到的那样,大规模分布式服务所需的功能应该放到底层的平台中。
人们使用高级协议(如HTTP)编写非常复杂的应用程序和服务,甚至无需考虑TCP是如何控制网络上的数据包的。这种情况就是微服务所需要的,那些从事服务开发工作的工程师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开发,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去编写自己的服务基础设施代码或管理整个系统的库和框架。
将这个想法结合到我们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所示的内容:
不幸的是,通过改变网络协议栈来添加这个层并不是一个可行的任务。许多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一组代理来实现。这个的想法是,服务不会直接连接到它的下游,而是让所有的流量都将通过一个小小的软件来透明地添加所需功能。
在这个领域第一个有记载的进步使用了边三轮(sidecars)这个概念。“边三轮”是一个辅助进程,它与主应用程序一起运行,并为其提供额外的功能。在2013年,Airbnb写了一篇有关Synapse和Nerve的文章,这是“边三轮”的一个开源实现。一年后,Netflix推出了Prana,专门用于让非JVM应用程序从他们的NetflixOSS生态系统中受益。在SoundCloud,我们构建了可以让遗留的Ruby程序使用我们为JVM微服务构建的基础设施的“边三轮”。
虽然有这么几个开源的代理实现,但它们往往被设计为需要与特定的基础架构组件配合使用。例如,在服务发现方面,Airbnb的Nerve和Synapse假设了服务是在Zookeeper中注册,而对于Prana,则应该使用Netflix自己的Eureka服务注册表 。
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日益普及,我们最近看到了一波新的代理浪潮,它们足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的基础设施组件和偏好。 这个领域中第一个广为人知的系统是Linkerd,它由Buoyant创建出来,源于他们的工程师先前在Twitter微服务平台上的工作。很快,Lyft的工程团队宣布了Envoy的发布,它遵循了类似的原则。
Service Mesh
在这种模式中,每个服务都配备了一个代理“边三轮”。由于这些服务只能通过代理“边三轮”进行通信,我们最终会得到类似于下图的部署方案:
Buoyant的首席执行官威廉·摩根表示,代理之间的互连形成了服务网格。 2017年初,威廉写下了这个平台的定义,并称它为服务网格:
服务网格是用于处理服务到服务通信的专用基础设施层。它负责通过复杂的服务拓扑来可靠地传递请求。实际上,服务网格通常被实现为与应用程序代码一起部署的轻量级网络代理矩阵,并且它不会被应用程序所感知。
这个定义最强大的地方可能就在于它不再把代理看作是孤立的组件,并承认它们本身就是一个有价值的网络。
随着微服务部署被迁移到更为复杂的运行时中去,如Kubernetes和Mesos,人们开始使用一些平台上的工具来实现网格网络这一想法。他们实现的网络正从互相之间隔离的独立代理,转移到一个合适的并且有点集中的控制面上来。
来看看这个鸟瞰图,实际的服务流量仍然直接从代理流向代理,但是控制面知道每个代理实例。控制面使得代理能够实现诸如访问控制和度量收集这样的功能,但这需要它们之间进行合作:
最近公布的Istio项目是这类系统中最著名的例子。
完全理解服务网格在更大规模系统中的影响还为时尚早,但这种架构已经凸显出两大优势。首先,不必编写针对微服务架构的定制化软件,即可让许多小公司拥有以前只有大型企业才能拥有的功能,从而创建出各种有趣的案例。第二,这种架构可以让我们最终实现使用最佳工具或语言进行工作的梦想,并且不必担心每个平台的库和模式的可用性。
转自:https://blog.csdn.net/javaxuexi123/article/details/7999544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14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