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四、 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
六、 附录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 课程设计目的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学习软件工程课程后所进行的实践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工程化的思想和标准文档化的思想进行软件开发。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开发一个小型实用的软件系统,亲身体验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以加深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深入理解、锻炼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要求
2.1 课程设计准备
1)复习软件工程课程的主要内容,熟练掌握软件生命周期的理论以及各阶段的基本概念。
2)明确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等阶段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法。
3)熟练运用规范化的描述方法和文档,描述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
4)熟悉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2.2 内容要求
1)对所设计和实现的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
2)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可以选择传统的分析方法或者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提交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
3)在SRS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提交软件设计文档;
4)遵循上述文档的要求,实现软件;
5)对所实现系统进行软件测试,完成软件测试报告。
二、 设计正文
1. 可行性分析报告
1.1 项目简介
1.1.1 项目目标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享受着极大的便利,也在逐渐迈入信息化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信息处理,其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们的信息不被泄露。图书管理系统是根据陈老师之前上课时的讲解进行修改,本次实验主要实现了用户的注册,用户与管理员的登录功能用户有查询图书,借阅图书,预约图书,归还图书,查看个人信息与查看公告等功能,管理员有图书管理,用户管理,采访图书,编目图书,查看预约记录,查看借阅记录以及公告管理等功能。
1.1.2 系统的简要描述,主要功能:
用户的注册功能,用户与管理员的登录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信息(如书名或书号)查询想借阅的图书,并在有库存的情况下进行借阅。
当用户想要借阅的图书没有时,可以在预约功能里进行图书预约。
用户可以对借阅的图书进行归还。
用户可以查看和修改个人信息。
用户可以查看公告栏与帮助。
管理员可以查看用户的预约记录,并对其中的记录进行修改。
管理员可以通过用户的预约记录对图书进行采购。
管理员可以对采购的图书进行编目并将其添加到书库里。
管理员可以对书库里的图书进行管理,可以通过书名信息模糊查询,通过书号进行查询。
管理员可以对图书信息进行修改,添加以及删除。
管理员可以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以及删除功能。
管理员可以对用户的借阅记录进行查询以及删除。
管理员可以对所有用户发布公告以及删除公告。
1.2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1.2.1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系统流程图)
1.2.2 对现有系统的其他说明
管理员可以通过SQL语句直接操作数据库对程序进行维护。
该程序有三种用户,普通用户,老师以及管理员。
该程序目前只能在WINDOW系统中运行。
1.3 技术可行性分析
本次软件工程实验是应用的 SQL server 和 Visual Studio 软件进行系统的实现,而且使用 C#语言,对于窗口界面的设计更加方便,对于相应的功能实现的代码可以更加明显,总体分析说明,技术是具有可行性的。
1.4 经济可行性分析
对于参加实验的人员来说,组员都有自己的电脑,而且都对实验中所需要用到的软件进行下载,而且熟悉使用,并且学校机房的电脑功能也很齐全,系统的实现大多数依赖于画图分析和编程等等,对于经济方面要求不是很看重。
1.5 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1.5.1 法律因素
本系统纯为私人设计,在开发过程中没有涉及合同、责任等与法律相抵触的方面。因此,本系统在法律上是可行的。
1.5.2 用户使用可行性
由于使用本系统可以减少大量的工作和经济费用,新系统界面友好、使用简捷方便,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人都可以进行使用。
2.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分析
图书管理系统主要用户:管理员、读者、
每类用户的主要功能:
1)读者:
登录、注册读者信息
借阅、归还:读者可进行图书的借阅与归还的操作,但不能对信息进行更改。
查询:读者可查看个人信息;
可检索各种图书信息及图书状态、查看借还图书记录,自己已借阅的书籍和期限。
2)管理员:管理员登录管理员账号后,可以执行系统所有功能
管理图书信息:
可以浏览所有图书信息,检索特定图书的信息;
可以查看图书状态:借阅、归还、预约
可以对图书信息进行维护:添加图书、删除图书、修改图书信息。
具体信息包括:图书编号、图书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印刷次数、单价、图书类别等。
3)管理读者信息:
可以浏览读者信息,检索特定读者信息;
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维护:增加、删除、修改;
可以查看读者借阅、归还、预约等信息;
具体信息:读者类型、书证编号、读者姓名、身份证号、出生日期、性别、电话、院系、注册日期等。
4)管理图书借还:借书、还书、预约、续借、催还
图书借阅功能:输入读者编号,输入要借阅的图书的信息,记录系统当前时间即借阅时间;
图书归还功能:输入读者编号,选择其名下已借阅的图书,判断否超过了规定的期限;超过期限,交罚款,没超过期限,归还图书
具体信息包括:书证号、借阅人姓名、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阅日期、归还日期、状态等
5)系统维护: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系统日常工作
2.2 用例分析
表1 图书借阅用例描述
表2 图书归还用例描述
表3 图书预约用例描述
2.3 数据表分析与设计
表1 借还记录数据表设计
表2 图书预约数据表设计
表3 读者信息数据表设计
表4 图书信息数据表设计 表5 管理人员数据表设计
将概念数据模型转化为对象关系模型:
注:被预约的图书不能被续借、固定每次借阅标椎时长15天
借还记录(读者账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归还日期、续借日期、续借时长、是否逾期、逾期时间、是否缴纳罚金、缴纳金额、押金)
图书预约(图书编号、读者账号、预约时间、等待时长)
图书信息(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库存、出版时间、单价、是否能被借阅、当前状态)
读者信息(账号、密码、姓名、身份证号、性别、身份、联系方式)
管理人员(ID、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管理读者(管理人员ID、读者账号、操作日期、操作类型)
管理图书(管理人员ID、图书编号、操作日期、操作类型)
3.系统实现
管理人员的界面设计:
3.1 管理人员登录页面
3.2 查看、修改用户信息
3.3 查看、添加、修改图书信息
3.4 图书借阅
3.5 图书归还

四、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
在实验过程,我们组从最初的可行性分析确定系统的方向;到分工制作需求分析编辑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进一步确定系统的功能与实际需求;再到一起对软件设计对软件的具体实现,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并且将二者进行结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最后对与其功能及模块的测试,发现了一些实现过程中考虑不够完备的功能以及错误,加以修改,吸取经验与教训。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如:界面跳转后参数的传递,重复查询,搜索时的模糊查询算法等,但是在通过查阅数据,网上询问与同学指导的情况下,我们组也是排除了各种各样的BUG与功能的不完善,做出了最终的完善的系统,也很感谢老师上课时的教导,这在我们在指定方向和实验安排等各方面有着极大的帮助。
五、 参考文献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09
[2]袁和金,刘军,牛为华.《数据结构》.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6
[3]陈平.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其功能实现. 2021-09-16
[4]庄礼金.基于JSP的图书在线借阅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020-11-01
[5]王晓东.《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6
六、附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73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