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桌面和终端基本操作【快捷键、一般模式、编辑模式、 命令模式】
目录
一、常用的快捷键
图形界面->命令行界面
针对CentOS
(Fn)+Ctrl+Alt+F2到F6中的任意一个
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
init 3
针对Ubuntu
(Fn)+Ctrl+Alt+F1到F6中的任意一个
命令行界面->图形界面
针对CentOS
(Fn)+Ctrl+Alt+F1
systemctl set-default graphical.target
init 5
针对Ubuntu
(Fn)+Ctrl+Alt+F7
显示鼠标
Ctrl+Alt
字体大小
字体变大
Ctrl+Shift+“+”
字体变小
Ctrl+“-”
切换输入法
win(super)键+空格键
自动补全
Tab键
复制
Ctrl+Shift+C
粘贴
Ctrl+Shift+v
二、终端各参数说明
[root@CentOS700 ~] # 各个参数说明
参数 | 说明 |
---|---|
root | 当前用户 |
CentOS 700 | 主机名 |
~ | 当前所在的位置,当前用户的主文件夹 |
# | 输入命令的提示符号,对应的是root用户 |
$ | 输入命令的提示符号,对应的是普通用户 |
三、命令
ls命令
List的缩写,表示把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列出来
exit命令
exit命令退出终端
四、Linux文件系统和目录结构的设置
打开位置->计算机
Linux文件
发现:Linux系统中一起皆文件
是一种层级式的目录结构
在终端中显示的文件夹和图形界面一样
不同文件夹目录的说明
文件夹/目录 | 说明 |
---|---|
/root | root用户的主目录 |
/home | 普通用户(HHH)的主目录在这个文件夹下 |
/opt | (optional)可选目录,给第三方软件包专门预留的位置,例如MySQL等 |
/media | 媒体目录,可以识别一些可移动媒体设备,比如U盘、光驱等默认挂载在/media上面,相当于可移动媒体设备的挂载点 |
/mnt | monut目录,挂载目录,移动设备的另一个挂载点 |
/proc | (process)进程目录 |
/srv | (service)存放的和系统服务相关的内容 |
/sys | 系统硬件上的内容 |
/var | (variable)可变目录,一般存放日志 |
五、VI 和 VIM命令的操作
打开主文件夹
将选中的文件,右击复制
粘贴到桌面上
打开应用程序->设置
选择Region & Language 添加汉语拼音
切换输入法的快捷键:win键(super)+空格键
自动补全Tab键
VIM和VI打开文件的区别
VIM 打开有颜色
VI 打开都是一样的颜色
三种模式的转换图
一般模式
以 vi 打开一个档案就直接进入一般模式了(这是默认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 你可以使用『上下左右』按键来移动光标,你可以使用『删除字符』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档 案内容, 也可以使用『复制、粘贴』来处理你的文件数据。
编辑模式和命令模式都按Esc键进入一般模式
指令如下表:
指令 | 说明 |
---|---|
yy | 复制光标当前的一行 |
数字+yy | 复制多行(8yy 复制8行) |
y数字y | 复制多行(y8y) |
y+$(表示结尾的) | 复制从当前光标位置开始,到当前行结束的所有内容 |
y+^(开头的意思) | 复制某一个光标位置之前的所有内容 |
y+w | 复制一个词 |
p | 粘贴 |
数字+p | 连续粘贴多次(5p 连续粘贴5次) |
dd | 删除当前行 |
数字+dd | 删除多行(3dd 删除当前行在内的3行) |
d+w | 删除一个词 |
d+$(表示结尾的) | 删除从当前光标位置开始,到当前行结束的所有内容 |
d+^(开头的意思) | 删除某一个光标位置之前的所有内容 |
d数字d | 删除光标(含)后多少行 |
x | 剪切光标所在位置的字母 |
X | 剪切光标之前的字母 |
r | 更改当前光标所在的字符 |
R | 修改一串字符 |
Shift+6(^) | 移动到行头 |
Shift+4($) | 移动到行尾 |
w | 移动到下一个词(词头位置) |
e | 移动到当前词尾 |
b | 移动到上一个词的词头 |
1+G | 移动到页头,数字 |
gg或者H(Head)或者1G | 移动到开头 |
G或L | 移动到页尾 |
数字 N+G | 移动到目标行 (3G 跳转到第3行的行头;1G跳转到第一行的行头) |
u | 撤销上一步 |
编辑模式
在一般模式中可以进行删除、复制、粘贴等的动作,但是却无法编辑文件内容的!要 等到你按下『i, I, o, O, a, A』等任何一个字母之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
注意了!通常在Linux中,按下这些按键时,在画面的左下方会出现『INSERT或REPLACE』的字样,此时才可以进行编辑。而如果要回到一般模式时, 则必须要按下『Esc』这个按键即可退出编辑模式。
1) 进入编辑模式
常用语法
按键 | 功能 |
---|---|
i | 当前光标前 |
a | 当前光标后 |
o | 当前光标行的下一行 |
I | 光标所在行最前 |
A | 光标所在行最后 |
O | 当2)前光标行的上一行 |
2)退出编辑模式
按『Esc』键 退出编辑模式,之后所在的模式为一般模式。
命令模式
在一般模式当中,输入『 : / ?』3个中的任何一个按钮,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
在这个模式当中, 可以提供你『搜寻资料』的动作,而读取、存盘、大量取代字符、离开 vi 、显示行号等动作是在此模式中达成的!
1) 基本语法
命令 | 功能 |
---|---|
:w | 保存 |
:q | 退出 |
:wq | 保存并退出 |
:wq! | 强制把一个只读文件做保存并退出 |
:q! | 不保存强制退出 |
:! | 强制执行 |
/要查找的词 | n 查找下一个,N 往上查找 |
:noh | 取消高亮显示 |
:set nu | 显示行号 |
:set nonu | 关闭行号 |
:s/old/new | 替换当前行匹配到的第一个old为new |
:s/old/new/g | 替换当前行匹配到的所有old为new |
:%s/old/new | 替换文档中每一行匹配的第一个old为new |
:%s/old/new/g | 替换内容 /g 替换匹配到的所有内容 |
总结
本文对Linux操作系统之桌面和终端基本操作快捷键、一般模式、编辑模式、命令模式做了梳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8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