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ICP与ISP、及IAP三种单片机烧录方式

导读:本篇文章讲解 浅析ICP与ISP、及IAP三种单片机烧录方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站点地址:www.bmabk.com


  这是以前就想写的一个小专题关于IAP,以及IAP在STM32编程的应用,专题分三小节,主要介绍常见的单片机烧录方式,IAP的实际应用,以及Ymodem协议在IAP编程中应用,在笔记吃灰很久了,终于拿出来晒晒太阳了@-@。
第一章:浅析ICP与ISP、及IAP三种单片机烧录方式
第二章:STM32应用IAP进行程序更新详解及实例
第三章:Ymodem协议解析-基于STM32的IAP实现


首先来了解以下ICP、ISP、IAP是啥意思?

  • ICP:In Circuit Programing,在电路编程;
  • ISP:In System Programing,在系统编程;
  • IAP:In applicaTIng Programing,在应用编程;

1、ICP

  ICP(In Circuit Programing)意为在电路编程,目前主流的编程方式有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以及SWD(Serial Wire Debug)接口。
典型应用:
  使用J-Link进行SWD编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ISP

  ISP(In System Programing)意为在系统编程,通过单片机内置的BootLoader程序引导的烧写技术,一般使用PC通过串口等通信方式将bin/hex文件直接烧录到单片机的内部Flash中。在使用STM32CubeProgrammer进行程序烧录的时候我们需要将Boot0=1;Boot1=0,进入系统存储器从此处启动,ST原厂内置的BootLoader就在这个区域存储,ST原厂提供的BootLoader中,提供了串口下载程序的固件,可以通过这个BootLoader将程序下载到系统的Flash中。
典型应用:
  使用STM32CubeProgrammer进行串口烧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IAP

  IAP(In Application Programing)意为在应用编程,是指开发者将Flash分成若干区域在用户程序(IAP程序)运行过程中对部分User Flash部分区域进行烧写,目的是为了在产品发布之后仍然可以方便的通过预留的通信端口对产品中的firmware进行更新升级。不过IAP程序还是需要通过ICP或者ISP的方式进行预先烧录。
典型应用:
  STM32使用IAP更新用户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116940.html

(0)
seven_的头像seven_bm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极客之音——专业性很强的中文编程技术网站,欢迎收藏到浏览器,订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