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发展史
1.1独立模式 VS 网络互连
独立模式:计算机之间相互独立;
网络互连: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完成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本质是网络数据传输,即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来传输数据,也称为网络通信。
根据网络互连的规模不同,可以划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1.2局域网 VS 广域网
局域网,即LAN。局域网内的主机之间能方便的进行网络通信,又称内网;局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在没有连接的情况下,是无法通信的。
局域网组建网络的常见方式如下:
广域网,通过路由器,将多个局域网连接起来,在物理上组成很大范围的网络,就形成了广域网。局域网和局域网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认为较大的局域网属于一个广域网。
1.3IP地址 VS 端口号
IP地址:用于定位主机的网络地址。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用 点分十进制 的方式来表示,如:255.255.255.255。
- 环回IP :127.0.0.1 表示自己的主机
端口号:在网络通信中,进程可以通过绑定一个端口号,来发送以及接收网络数据。端口号用于定位主机的进程,是两个字节的无符号整数。
IP地址 和 端口号 的关系: 运送快递时,收货地址(IP地址)和 收货人(端口号)
1.4协议
协议本质上就是一种 ” 约定 ” ,即数据的传输格式,发送方按照一定格式传送,接收方按照对应格式解析。
类似于发电报的密码本,就是遵守了一种约定
协议分层: 将一个复杂的协议,拆分成多个更小,更简单的协议,每一个协议负责一部分工作。
- 每层协议不需要理解其它层协议的细节(更好的做到了 封装)
- 把对应层协议替换成其他协议,达到了 解耦合 的效果。
2. OSI七层模型 VS TCP/IP五层(或四层)模型
TCI/IP五层协议关系
卖家: 站在传输层的角度,考虑东西能不能到客户手上
快递公司: 站在网络层的角度,规划一个最优的路线
快递员: 站在数据链路层,运输快递
运输的交通工具/公路: 站在物理层,提供传输的基础
用户: 站在用户层的角度,考虑东西的用途
3.网络数据的传输
例如 A—->B(A向B发送了一条消息“你好”),就相当于快递打包(封装)
来到物理层时,数据才真正被传输,经过中间的设备(路由器、交换机、以及其他设备)的传输,最终数据来到B,B再将数据解析
B 收到消息并解析的过程则相反,相当于拆快递(分用)
中间的传输过程如下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119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