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JSTL标签
概述
JSP标准标签库(Jsp Standarded Tag Library)
,使用标签取代JSP页面上的Java代码。如下代码就是JSTL标签
<c:if test="${flag == 1}">
男
</c:if>
<c:if test="${flag == 2}">
女
</c:if>
JSTL 提供了很多标签,如下图
我们只对两个最常用的标签进行讲解,<c:forEach>
标签和 <c:if>
标签。
JSTL 使用也是比较简单的,分为如下步骤:
-
导入坐标
<dependency> <groupId>jstl</groupId> <artifactId>jstl</artifactId> <version>1.2</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taglibs</groupId> <artifactId>standard</artifactId> <version>1.1.2</version> </dependency>
-
在JSP页面上引入JSTL标签库
<%@ taglib prefix="c" uri="http://java.sun.com/jsp/jstl/core" %>
这个prefix也就是标签前缀可以自己任意取名,不过一般使用c
-
使用标签
if标签
<c:if>
:相当于 if 判断
- 属性:test,用于定义条件表达式
<c:if test="${flag == 1}">
男
</c:if>
<c:if test="${flag == 2}">
女
</c:if>
代码演示:
-
定义一个
servlet
,在该servlet
中向 request 域对象中添加 键是status
,值为1
的数据@WebServlet("/demo2") public class ServletDemo2 extends HttpServlet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1. 存储数据到request域中 request.setAttribute("status",1); //2. 转发到 jstl-if.jsp 数据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jstl-if.jsp").forward(request,respons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doPos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this.doGet(request, response); } }
-
定义
jstl-if.jsp
页面,在该页面使用<c:if>
标签<%@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language="java" %> <%@ taglib prefix="c" uri="http://java.sun.com/jsp/jstl/core" %> <html> <head>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 c:if:来完成逻辑判断,替换java if else --%> <c:if test="${status ==1}"> 启用 </c:if> <c:if test="${status ==0}"> 禁用 </c:if> </body> </html>
注意: 在该页面要引入 JSTL核心标签库
<%@ taglib prefix="c" uri="http://java.sun.com/jsp/jstl/core" %>
for each标签
<c:forEach>
:相当于 for 循环。java中有增强for循环和普通for循环,JSTL 中的 <c:forEach>
也有两种用法
用法一
类似于 Java 中的增强for循环。涉及到的 <c:forEach>
中的属性如下
-
items:被遍历的容器
-
var:遍历产生的临时变量
-
varStatus:遍历状态对象
如下代码,是从域对象中获取名为 brands 数据,该数据是一个集合;遍历遍历,并给该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起名为 brand
,是 Brand对象。在循环里面使用 EL表达式获取每一个Brand对象的属性值
这里的属性值并不是代表成员变量的名称(成员变量的权限设置的private,要想访问也访问不到),它代表的实际是getXX()这些方法。例如brand.id,首先会被自动解析为Id,再在前面加上get,去寻找对应的方法
<c:forEach items="${brands}" var="brand">
<tr align="center">
<td>${brand.id}</td>
<td>${brand.brandName}</td>
<td>${brand.companyName}</td>
<td>${brand.description}</td>
</tr>
</c:forEach>
代码演示:
-
servlet
还是使用之前的名为ServletDemo1
。 -
定义名为
jstl-foreach.jsp
页面,内容如下:<%@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language="java" %> <%@ taglib prefix="c" uri="http://java.sun.com/jsp/jstl/core" %>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input type="button" value="新增"><br> <hr> <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width="800"> <tr> <th>序号</th> <th>品牌名称</th> <th>企业名称</th> <th>排序</th> <th>品牌介绍</th> <th>状态</th> <th>操作</th> </tr> <c:forEach items="${brands}" var="brand" varStatus="status"> <tr align="center"> <%--<td>${brand.id}</td>--%> <td>${status.count}</td> <td>${brand.brandName}</td> <td>${brand.companyName}</td> <td>${brand.ordered}</td> <td>${brand.description}</td> <c:if test="${brand.status == 1}"> <td>启用</td> </c:if> <c:if test="${brand.status != 1}"> <td>禁用</td> </c:if> <td><a href="#">修改</a> <a href="#">删除</a></td> </tr> </c:forEach> </table> </body> </html>
有关varstatus:
一般表的第一个位置显示的都是序号,他在数据库里面代表着唯一的主键,而这个主键有可能不是连续的,所以我们一般不用属性,而是用varstatus属性来完成计数。
其中:
- status.count代表从1开始计数
- status.index代表从0开始计数
用法二
类似于 Java 中的普通for循环。涉及到的 <c:forEach>
中的属性如下
-
begin:开始数
-
end:结束数
-
step:步长
实例代码:
从0循环到10,变量名是 i
,每次自增1
<c:forEach begin="0" end="10" step="1" var="i">
${i}
</c:forEach>
结果:
我们可以使用同样的原理制作翻页符。
MVC模式和三层架构
MVC模式
MVC 是一种分层开发的模式,其中:
-
M:Model,业务模型,处理业务
-
V:View,视图,界面展示
-
C:Controller,控制器,处理请求,调用模型和视图
控制器(serlvlet)用来接收浏览器发送过来的请求,控制器调用模型(JavaBean)来获取数据,比如从数据库查询数据;控制器获取到数据后再交由视图(JSP)进行数据展示。
MVC 好处:
-
职责单一,互不影响。每个角色做它自己的事,各司其职。
-
有利于分工协作。
-
有利于组件重用
三层架构
三层架构是将我们的项目分成了三个层面,分别是 表现层
、业务逻辑层
、数据访问层
。
- 数据访问层:对数据库的CRUD基本操作
- 业务逻辑层:对业务逻辑进行封装,组合数据访问层中基本功能,形成复杂的业务逻辑功能。例如
注册业务功能
,我们会先调用数据访问层
的selectByName()
方法判断该用户名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再调用数据访问层
的insert()
方法进行数据的添加操作 - 表现层:接收请求,封装数据,调用业务逻辑层,响应数据
而整个流程是,浏览器发送请求,表现层的Servlet接收请求并调用业务逻辑层的方法进行业务逻辑处理,而业务逻辑层方法调用数据访问层方法进行数据的操作,依次返回到serlvet,然后servlet将数据交由 JSP 进行展示。
三层架构的每一层都有特有的包名称:
- 表现层:
com.xxx.controller
或者com.xxx.web
- 业务逻辑层:
com.xxx.service
- 数据访问层:
com.xxx.dao
或者com.xxx.mapper
著名的三大框架SSM就是对不同层进行封装的:
两者的联系
如上图上半部分是 MVC 模式,上图下半部分是三层架构。 MVC 模式
中的 C(控制器)和 V(视图)就是 三层架构
中的表现层,而 MVC 模式
中的 M(模型)就是 三层架构
中的 业务逻辑层 和 数据访问层。
可以将 MVC 模式
理解成是一个大的概念,而 三层架构
是对 MVC 模式
实现架构的思想。 那么我们以后按照要求将不同层的代码写在不同的包下,每一层里功能职责做到单一,将来如果将表现层的技术换掉,而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的代码不需要发生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12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