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mkfs命令详解:格式化分区(为分区写入文件系统)
-
分区完成后,如果不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写入文件系统,则是不能正常使用的。这时就需要使用 mkfs 命令对硬盘分区进行格式化。mkfs 命令格式如下:
[root@CncLucZK ~]# mkfs [-t 文件系统格式] 分区设备文件名
-t 文件系统格式:用于指定格式化的文件系统,如 ext3, ext2, vfat 等(系统有支持才会生效)。linux支持很多文件系统,ext4和xfs,
windowS下文件系统:NTFS /FAT32
-
查看 mkfs 支持的文件格式,按下两个[tab],会发现 mkfs 支持的文件格式如下所示。
[root@CncLucZK ~]# mkfs[tab][tab]
mkfs mkfs.ext2 mkfs.ext4 mkfs.xfs
mkfs.cramfs mkfs.ext3 mkfs.minix
- 之前建立了 /dev/sdb1(主分区)、/dev/sdb4(扩展分区)、/dev/sdb5(逻辑分区)这几个分区,其中 /dev/sdb4(扩展分区) 不能被格式化。剩余的三个分区都需要格式化之后使用,以格式化 /dev/sdb5 分区作为演示,其余分区的格式化方法一样。格式化 /dev/sdb5 分区的执行命令如下:
[root@CncLucZK ~]# mkfs -t ext4 /dev/sdb5 #注意 : 这里是sdb5分区 , 千万不要写成sdb磁盘 , 如果写成了磁盘那么磁盘就被格式化了 , sbd5也就没有了
mke2fs 1.41.12 (17-May-2010)
Filesystem label= #这里指的是卷标名,我们没有设置卷标
OS type: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block 的大小配置为 4K
Fragment size=4096 (log=2) #碎片 的大小配置为 4K
Stride=0 blocks, Stripe width=0 blocks
131648 inodes, 526120 blocks #由此配置决定的inode/block数量
26306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541065216 17 block groups
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7744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16384 blocks):done #日志记录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9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 这样就创建起来所需要的 Ext4 文件系统了!简单明了!
虽然 mkfs 命令非常简单易用,但其不能调整分区的默认参数(比如块大小是 4096 Bytes),这些默认参数除非特殊清况,否则不需要调整。如果想要调整,就需要使用 mke2fs 命令重新格式化,此命令会在下一节做详细介绍。
10.7 mke2fs命令:格式化硬盘(给硬盘写入文件系统)
- mkfs 命令为硬盘分区写入文件系统时,无法手动调整分区的默认参数(比如块大小是 4096 Bytes),如果想要调整,就需要使用本节介绍的 mke2fs 命令。mke2fs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CncLucZK ~]# mke2fs [选项] 分区设备文件名
- mke2fs 命令常用的几个选项及各自的功能。
选项 | 功能 |
---|---|
-t 文件系统 | 指定格式化成哪个文件系统, 如 ext2、ext3、ext4; |
-b 字节 | 指定 block 的大小; |
-i 字节 | 指定”字节 inode “的比例,也就是多少字节分配一个 inode; |
-j | 建立带有 ext3 日志功能的文件系统; |
-L 卷标名 | 给文件系统设置卷标名,就不使用 e2label 命令设定了; |
- 为了更好的对比 mkfs 命令,这里我们依旧以格式化 /dev/sdb6 为例,不过,这次使用的是 mke2fs 命令,执行命令如下:
[root@CncLucZK ~]# mke2fs -t ext4 -b 2048 /dev/sdb6
#格式化分区,并指定block的大小为2048 Bytes
mke2fe 1.41.12 (17-May-2010)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Linux
Block size=2048 (log=1) #block 的大小配置为 2K
Fragment size=2048 (log=1)
Stride=0 blocks, Stripe width=0 blocks 131560
inodes,1052240 blocks 52612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538968064 65 block groups
16384 blocks per group, 16384 fragments per group
2024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16384, 49152, 81920, 114688, 147456, 409600, 442368, 802816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8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i to override.
- 如果没有特殊需要,建议使用 mkfs 命令对硬盘分区进行格式化。
参考文献:
linux mkfs命令详解:格式化分区(为分区写入文件系统)
Linux 磁盘管理
下一篇:Linux学习-41-检测和修复文件系统fsck命令用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12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