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测试的前提
自动化测试可以很好地代替人,重复性高,后期成本低,具有长远价值。
但是,不可能替代手工测试,全部自动化不现实,成本也太高。一些短期项目还是要手工测试,一般30%~40%的自动化测试覆盖率就很好了!
自动化测试的过程
- 测试需求
- 测试计划:测试范围、用例、数据、人员、环境、场地等
- 自动化测试框架搭建
- 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开发测试脚本
- 测试:执行测试脚本
- 评估
自动化测试的5个级别
- 录制、回放:用工具录制
- 录制、编辑、回放:修改工具生成的代码,脚本增强
- 编程、回放:手动编写脚本,如:selenium
- 数据驱动:利用生活中的数据模拟更加真实的使用场景
- 关键字驱动:将数据参数化,与测试工具分离,例如外挂到excel中去
自动化测试的局限
- 短期项目,偶尔进行的测试不应采用
- 不具备思维能力,根据测试结果动态调整测试,死板
- 对软件质量要求较高,如果软件质量较差,使用自动化测试效果不好(全是错误……)
- 软件升级,导致脚本不可用
- 软件不稳定
- 需要与物理硬件交互,如刷卡
- 需要人来主观评价的测试,如:GUI是否美观,交互是否方便等
- 手工测试发现错误远高于自动化测试时,不应采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13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