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设备对外界环境的感知都来自于各类传感器,当主控芯片采集到传感器消息后,可进行一系列处理和封装,也可以通过WIFI模块与其他设备或者云端进行交互。
其中主控芯片和WiFi模块之间采用的串口或者SPI进行通信,那通过WiFi是如何和云端进行通信呢?IOT行业不同于互联网,互联网中采用HTTP就可以简单实现服务之间的通信,但并不适用于设备和云端通信场景。
因此,对于IOT设备急需一种轻量级的消息传输协议,能实现IOT设备和云端之间的通信。
推出了今天的主角,MQTT协议,该协议是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协议,用于IoT和机器到机器(M2M)通信。它是一种基于TCP/IP协议栈的协议,可以在低带宽、不稳定的网络环境下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特点有:
轻量级:MQTT协议设计简单,消息头只有2字节,协议开销小,适用于小型设备和低带宽网络。 发布/订阅模式:MQTT协议采用发布/订阅模式,使得多个客户端可以同时订阅同一个主题,实现数据的广播和多点通信。 QoS支持:MQTT协议支持三种不同的服务质量(QoS)级别,可以根据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级别,保证消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保持连接:MQTT协议支持保持连接机制,客户端可以与服务器保持长连接,减少网络连接的开销和延迟。 安全性:MQTT协议支持TLS/SSL加密传输,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因此,MQTT协议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
接下来就说一下,MQTT协议是如何搭建起来的,并是怎样把设备和云端连接起来?

如图所示,MQTT的Client写在了主控芯片中,Broker放在了网关,MQTT的另一个Client放在了云端。其工作流程为:主控采集到传感器的信息,使用MQTT协议,WIFI透传将信息发送到了网关存储起来,云端进行订阅,从Broker获取消息,云端可以将信息进行存储,也可以进行转发到互联网的MQ,供其他服务进行消费。
如上简单介绍了设备端和云端通信中的MQTT协议,在通信中,采用了MQTT中的发布/订阅模式,可以实现数据的广播传输,方便数据的存储和中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CodeJames):物联网中设备怎么和云端通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14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