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那肯定还得是看看概念了,在JVM中,什么可以作为GC Root呢?
- 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 本地方法栈中JNI(即一般说的Native方法)引用的对象。
class v {
b,c
}
class b{
d
}
class d{
c
}
class c{
b
}
1. fun(...){
2. v a = new A;
3. a.b = new B;
4. a.c = new C;
5. a.b.d = new D;
6. a.b.d.c = a.c;
7. a.c.b = a.b;
8. a.c = null;
9. a.b = null;
10. ...............
100. }
- 接下来我会画图解释如上代码:
此时可以理解为,针对对象A(GC ROOT根),BCD对象不可达。
- 咱们口中常说的垃圾回收啊,都在红圈区域,即是回收我们用new,分配在堆中的对象;
- 而常量、全局变量、静态变量、以及帧栈中的局部变量,都是存储在蓝圈区域的
- 小结:
1》通常情况下,堆中的对象可以通过方法区中静态变量、常量、全局变量以及帧栈中的局部变量直接或间接引用访问;
2》但是如果堆中的对象,没有任何引用可以直接或间接访问的话,这个对象就是可以被回收的,所以我们也可以为非堆区域内变量及时赋NULL,以减少【minor gc】频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15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