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习了MySQL的索引,汇总一下我学习的知识点,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篇幅太长了。现在先大体说一下,以后补上每个点的具体细节。
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
聚簇索引:索引字段和其他非索引字段在相同文件上。
非聚簇索引:索引字段和其他非索引字段在不同的文件上。
在MyISAM中:后缀为MYI为索引字段文件,MYD为非索引字段文件。
而在InnoDB中,只有一个MYI类型文件,存储的是索引字段和非索引字段。
由于两种索引存储的方式是不同的,非聚簇索引在根据索引查询数据时,会访问两个文件来组成数据。而聚簇索引则直接一个文件就可以组成数据。根据IO访问的效率上来讲,聚簇索引是比非聚簇索引效率高的。
强调一下,InnoDB和MyISAM存储引擎都是针对数据表的行的,而非数据表。平时我们添加表时,默认使用某种存储引擎,其实是默认设置该表中的每行数据的存储引擎。
聚簇索引
结构
MySQL在众多的存储数据的结构当中选择的B+Tree这种结构,在你面试的时候,可能会有面试官会问你,为什么不用二叉树,为什么不用红黑树,为什么不用Hash表,为什么不用B-Tree,等等。我们来比较一下这几种树的区别:
二叉树:二叉搜索树是一种非平衡树,它将首个数据当做根节点,其余节点与父节点比较大小,比父节点小的话则放在左子树,比父节点大的话会放在右子树,如图
如果索引节点的数据是依次递增的,那么遍历一次数据则需要n次搜索,效率是比较差的。比如搜索6这个节点需要比较5次才能搜索到数据
红黑树:红黑树是一种二叉平衡树,它根据规则平衡数据,
a.每个节点要么红色要么黑色,根节点为黑色
b.如果一个节点是红的,则它的儿子是黑色的
c.从任一节点到其叶子的所有简单路径都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
d.每个红色节点的两个子节点,一定都是黑色(叶子节点包含NULL)
再次将上面数据换成红黑树,结构如下:
搜索6这个节点,需要3次就能找到数据。但是,红黑树的存储是比较费时间的,插入数据后的平衡二叉树需要比较和移动节点,当存储海量数据时,存储效率不佳。
Hash表:hash表的结构如下:
优点:Hash索引结构的特殊性,其检索效率非常高,索引的检索可以一次定位
不足:
(1)Hash索引仅仅能满足”=”,”IN”和”<=>”查询,不能使用范围查询。哈希索引只支持等值比较查询,包括=、 IN 、<=> (注意<>和<=>是不同的操作)。 也不支持任何范围查询,例如WHERE price > 100。
由于Hash索引比较的是进行Hash运算之后的Hash值,所以它只能用于等值的过滤,不能用于基于范围的过滤,因为经过相应的Hash算法处理之后的Hash值的大小关系,并不能保证和Hash运算前完全一样。
(2)Hash索引无法被用来避免数据的排序操作。
由于Hash索引中存放的是经过Hash计算之后的Hash值,而且Hash值的大小关系并不一定和Hash运算前的键值完全一样,所以数据库无法利用索引的数据来避免任何排序运算;
(3)Hash索引不能利用部分索引键查询。
对于组合索引,Hash索引在计算Hash值的时候是组合索引键合并后再一起计算Hash值,而不是单独计算Hash值,所以通过组合索引的前面一个或几个索引键进行查询的时候,Hash索引也无法被利用。
(4)Hash索引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避免表扫描。
前面已经知道,Hash索引是将索引键通过Hash运算之后,将 Hash运算结果的Hash值和所对应的行指针信息存放于一个Hash表中,由于不同索引键存在相同Hash值,所以即使取满足某个Hash键值的数据的记录条数,也无法从Hash索引中直接完成查询,还是要通过访问表中的实际数据进行相应的比较,并得到相应的结果。
B-Tree,首先看一下这种树的结构,它是一种多路自平衡搜索树
这种树结构是将索引存储在每个节点,插入索引时的操作和红黑树有些类似,寻找并且比较,然后平衡树。在数据库中B-Tree的每个索引节点下还带着每条索引对应的一部分数据,但是因为B-Tree叶子节点前后没有指针链接,因此用于范围查找时,需要重新返回根节点一级一级的向下查找,比较耗费性能。
B+Tree,B+树的索引数据是全部都放在叶子节点上,且叶子节点间有指针
B+Tree优势:
(1)B+Tree相较于B-Tree来说,上面的展示图看不出来,但是叶子节点间有循环指针,范围查找直接在叶子节点间查找,无需返回根节点。
(2)另外,B-Tree的父节点以及根节点都存储有指针、索引以及数据信息,占用内存比较大。而B+Tree的话,数据全部集中在叶子节点,父节点以及根节点只包含向下指针以及索引字段,占用内存较小。
(3)B+Tree支持范围查找。
(4)B+Tree可以存储海量数据。因为叶子节点有前后指针,因此存放数据无需移动数据,直接插入到指定位置即可。MySQL 官方对非叶子节点(如最上层 h = 1的节点,B+Tree高度为3) 的大小是有限制的,通过执行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InnoDB_page_size';
可以得到大小为 16384,即 16k大小
(1)第一层最大节点数为: 16k / (8B + 6B) = 1170 (个);
(2)第二层最大节点数也应为:1170个;
(3)第三层最大节点数为:16k / 1k = 16 (个)。
则,一张B+Tree的表最多存放 1170 * 1170 * 16 ≈ 2千万。
索引分类
主键索引
用于标识当前表的主键,主键是唯一标识,且可以用于作别的表的外键。我们平时建表时通常会指定主键。但是建主键最好遵循以下规则:
(1)不要不建索引
因为索引的特性,可以定位到某个数据,支持范围查找等特点,因此即使不建立索引,MySQL会查找数据不重复的一列,如果有则以当前列为主键,如果没有,MySQL也会默认自动增加一列整型自增列来记录索引。虽然你看不到,但是并不代表这张表没索引。
(2)建索引最好整型自增
通过上面的B+Tree的分析,整型自增的索引的好处是:每次新增数据,都会在最后的叶子节点新增数据,不需要再变换位置等。但是在工作中,大家常用的就是UUID,我觉得可能是为了避免id冲突吧。但是每条记录的UUID为字符串数据,他们的地址并不是递增的,每次插入新的记录,都需要移动位置存放数据,性能不如整型自增。
唯一索引
用于标定当前表的某列数据的唯一性,和主键索引不同,它不能用作别的表的主键。当存储重复的索引值时,MySQL会抛错。
普通索引
为某列数据添加普通索引。
(1)模糊匹配的时候,字段前面加%之后,不会走索引
联合索引
以某几列数据为索引。联合索引使用时要符合以下原则才会走联合索引:
(1)最左前缀原则,以a,b,c这三列为联合索引,以下几种情况生效:a、ab、abc;以下几种情况不生效:b、c、bc
全文索引
为长度比较大的字段建立索引。主要用于某些存储引擎之类的。和like不同,like主要用于长度比较小的字段模糊查询。
(1)MySQL 5.6 以前的版本,只有 MyISAM 存储引擎支持全文索引;
(2)MySQL 5.6 及以后的版本,MyISAM 和 InnoDB 存储引擎均支持全文索引;
(3)只有字段的数据类型为 char、varchar、text 及其系列才可以建全文索引。
Explain 工具:
接下来使用explain工具逐个分析各个索引的功能,explain各个字段说明:
id:执行顺序,比如我执行下面这条sql,就是按照id序号顺序执行的。相同的时候按照从上到下执行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
where film_id in (
select film_id from film_category
where category_id in(select category_id from category where name like '%Action%')
)
select_type:对应的sql是复杂查询还是简单查询,比如上面的sql就用到了两个查询类型
SIMPLE:简单;
PRIMARY:最外层
SUBQUERY:子查询
DERIVED:衍生查询(查询时衍生表)
UNION:union后面的查询
table:用到的表
type:访问类型,查找记录的性能排行:
system(const的特殊情况,只有一条数据符合) > const(常量查询) > eq_ref(主键索引) > ref(普通索引) > range(范围查询) > index(全索引) > all(遍历所有)
possible_keys :可能会用到的索引
key:一定用到的索引
key_len:索引长度,越长代表性能越好
key_len计算规则如下:
字符串
char(n):n字节长度
varchar(n):2字节存储字符串长度,如果是utf-8,则长度 3n+ 2
数值类型
tinyint:1字节
smallint:2字节
int:4字节
bigint:8字节
时间类型
date:3字节
timestamp:4字节
datetime:8字节
如果字段允许为 NULL,需要1字节记录是否为 NULL
ref:这一列显示了在key列记录的索引中,表查找值所用到的列或常量
rows:遍历的记录数
Extra:查询可能会用到的额外信息
Using index:使用覆盖索引
Using where:使用where语句查询结果,查询的列未被索引覆盖
Using index condition:查询的列不完全被索引覆盖,where条件中是一个前导列的范围;
Using temporary:mysql需要创建一张临时表来处理查询。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要进行
优化的,首先是想到用索引来优化。
trace工具
trace工具也是用于检查sql性能的。在用explain检查sql之后,若某些字段加了索引,但是并未走索引时,可以使用trace工具查看,但是trace工具比较好性能。因此一般情况下都是关闭状态,打开检查完原因之后,需要关闭。举个例子:
为t_system_user表添加username的索引条件,该表有11637条数据。现在我模糊查询username以1开头的数据,查看执行计划,发现并没有走索引, type为All,全表扫描:
这个时候trace就派上用场了。我电脑上安装的是5.5版本,不支持trace,这个比较棘手了,等我把我老电脑的MySQL重装一下再补上。先说一下trace如何使用:
打开trace:
set optimizer_trace="enabled=on",end_markers_in_JSON=on;
之后执行查询语句,再执行查询trace的语句:
select * from t_system_user where username like '1%';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OPTIMIZER_TRACE;
就可以查询全文扫描和索引扫描耗费的成本。比较之后就可以看到哪种查询成本比较小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15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