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10-不可变的元组

一、为什么需要元组

思考:如果想要存储多个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是不能修改的数据,怎么做?

答:列表?列表可以一次性存储多个数据,但是列表中的数据允许更改

num_list = [102030]
num_list[0] = 100

那这种情况下,我们想要存储多个数据且数据不允许更改,应该怎么办呢?

答:使用元组,元组可以存储多个数据且元组内的数据是不能修改的。

二、元组的定义

元组特点:定义元组使用小括号,且使用逗号隔开各个数据,数据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

基本语法:

# 多个数据元组
tuple1 = (102030)

# 单个数据元组
tuple2 = (10,)

注意:如果定义的元组只有一个数据,那么这个数据后面也要添加逗号,否则数据类型为唯一的这个数据的数据类型。

三、元组的应用场景(在未来工作中的应用场景)

1.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一个函数可以接受任意多个参数,或者依次返回多个数据(了解)

# 多个数据元组
def func(参数1, 参数2, 参数3):  
    return 返回值1, 返回值2, 返回3;

2.格式化字符串,百分号和format,格式化字符串后面的()本质上就是一个元组

print('姓名:%s,年龄:%d,家庭住址:%s' % (name, age, address))

3.让列表不可以修改,以保护数据安全

4.python操作mysql数据库,返回结果,默认也是元组类型

四、元组的相关操作方法

由于元组中的数据不允许直接修改,所以其操作方法大部分为查询方法。

编号

函数

作用

1

元组[索引]

根据==索引下标==查找元素

2

index()

查找某个数据,如果数据存在返回对应的下标,否则报错,语法和列表、字符串的index方法相同

3

count()

统计某个数据在当前元组出现的次数

4

len()

统计元组中数据的个数

案例1:访问元组中的某个元素

nums = (10, 20, 30)
print(nums[2])

案例2:查找某个元素在元组中出现的位置,存在则返回索引下标,不存在则直接报错

nums = (10, 20, 30)
print(nums.index(20))

案例3:统计某个元素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nums = (10, 20, 30, 50, 30)
print(nums.count(30))

案例4:len()方法主要就是求数据序列的长度,字符串、列表、元组

nums = (10, 20, 30, 50, 30)
print(len(nums))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Python之家):Python基础-10-不可变的元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198531.html

(0)
小半的头像小半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极客之音——专业性很强的中文编程技术网站,欢迎收藏到浏览器,订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