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架构模型

如果你不相信努力和时光,那么成果就会是第一个选择辜负你的。不要去否定你自己的过去,也不要用你的过去牵扯你现在的努力和对未来的展望。不是因为拥有希望你才去努力,而是去努力了,你才有可能看到希望的光芒。JVM架构模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站点地址:www.bmabk.com,来源:原文

JVM架构模型

来自小张的博客

Java编译器输入的指令流基本上是一种基于栈的指令集架构,另外一种指令集架构则是基于寄存器的指令集架构。具体来说:这两种架构之间的区别:

基于栈式架构的特点

  • 设计和实现更简单,适用于资源受限的系统;
  • 避开了寄存器的分配难题:使用零地址指令方式分配。
  • 指令流中的指令大部分是零地址指令,其执行过程依赖于操作栈。指令集更小,编译器容易实现。
  • 不需要硬件支持,可移植性更好,更好实现跨平台

基于寄存器架构的特点

  • 典型的应用是x86的二进制指令集:比如传统的PC以及Android的Davlik虚拟机。
  • 指令集架构则完全依赖硬件,可移植性差
  • 性能优秀和执行更高效
  • 花费更少的指令去完成一项操作。
  • 在大部分情况下,基于寄存器架构的指令集往往都以一地址指令、二地址指令和三地址指令为主,而基于栈式架构的指令集却是以零地址指令为主

举例

1、同样执行10+20这种逻辑操作,其指令分别如下:

基于栈的计算流程(以Java虚拟机为例):

image-1668241390587

 0 bipush 10 		//入栈10
 2 istore_0		//存入局部变量表0位置
 3 bipush 20		//入栈20
 5 istore_1		//存入局部变量表1位置
 6 iload_0		//取出局部变量表0位置的值
 7 iload_1		//取出局部变量表1位置的值
 8 iadd			//相加
 9 istore_2		//存入局部变量表2位置
10 return
基于寄存器的计算流程(以汇编为例)
mov ax,10
add ax,20

image-1668242209185

总结

由于跨平台性的设计,Java的指令都是根据栈来设计的。不同平台CPU架构不同,所以不能设计为基于寄存器的。优点是跨平台,指令集小,编译器容易实现,缺点是性能下降,实现同样的功能需要更多的指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206320.html

(0)
飞熊的头像飞熊bm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极客之音——专业性很强的中文编程技术网站,欢迎收藏到浏览器,订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