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1894字,阅读大约需要 7 分钟。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属于结构型模式,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望的另一个接口。它允许不兼容的类之间进行合作,使得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工作的类能够协同工作。
使用场景
适配器模式在以下情况下特别有用:
-
当你想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但其接口与你的需求不匹配时。 -
当你想创建一个可复用的类,该类与其他不相关的类或不可预见的类进行交互。 -
当我们有动机地修改一个正常运行的系统的接口,这时应该考虑使用适配器模式。
实现方式
适配器模式的实现通常涉及三个角色:目标接口、适配器和被适配者。
-
目标接口:定义了客户端需要使用的方法,是客户端期望的接口。 -
适配器:实现了目标接口,并包含一个对被适配者的引用。通过对被适配者的调用来完成客户端请求。 -
被适配者:已经存在的类或接口,与目标接口不兼容。
在 Java 中,一个常见的使用适配器模式的例子是InputStreamReader
类。该类是Java I/O库中用于将字节流(InputStream
)适配成字符流(Reader
)的适配器。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hello world");
InputStreamReader adapter = new InputStreamReader(fis);
BufferedReader bfr = new BufferedReader(adapter);
在这个示例中,客户需要使用BufferedReader
来读取文件字符流。然而,现有的接口只能提供字节流,例如FileInputStream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接口进行适配。
InputStreamReader
充当了适配器的角色。它持有一个FileInputStream
对象,并通过适配将其转换为所需的字符流接口。可以将InputStreamReader
视为适配器模式的具体实现之一。
通过使用适配器模式,我们成功地将字节流接口适配成了字符流接口,使得BufferedReader
能够以字符方式读取文件内容,从而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适配器模式有两种比较常见的实现方式:
-
类适配器模式(使用继承) -
对象适配器模式(使用组合)
类适配器实现
类适配器通过继承来实现适配器功能
// 目标接口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void request();
}
// 被适配者
public class Adaptee {
public void specific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Adaptee: specificRequest");
}
}
// 适配器
public class Adapte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Target {
/**
* 采用继承的方式实现转换功能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super.specificRequest();
}
}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daptee adaptee = new Adaptee();
Target target = new Adapter(adaptee);
target.request(); // 通过适配器调用被适配者方法
}
}
对象适配器实现
对象适配器通过组合来实现适配器功能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
// 目标接口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void request();
}
// 被适配者
public class Adaptee {
public void specific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Adaptee: specificRequest");
}
}
// 适配器
public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Target {
private Adaptee adaptee;
public Adapter(Adaptee adaptee) {
this.adaptee = adapt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adaptee.specificRequest();
}
}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daptee adaptee = new Adaptee();
Target target = new Adapter(adaptee);
target.request(); // 通过适配器调用被适配者方法
}
}
对象适配器和类适配器的区别是:类适配器是类间继承,对象适配器是对象的合成关系,也可以说是类的关联关系,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一般而言,由于对象适配器是通过类间的关联关系进行耦合的,因此在设计时就可以做到比较灵活,可以适配不同的被适配类,并且允许动态替换被适配对象。另外,对象适配器不受被适配类的限制。
类适配器通过继承现有接口类并实现目标接口,这样的话会使得现有接口类完全对适配器暴露,使得适配器具有现有接口类的全部功能,破坏了封装性,会引入一些设计上的限制。此外从逻辑上来说,这也是不符合常理的,适配器要做的是扩展现有接口类的功能而不是替代,类适配器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会被使用。
对象适配器持有现有接口类一个实例,并扩展其功能,实现目标接口。这是推荐的方式,优先采用组合而不是继承,会使得代码更利于维护。
优缺点
优点:
-
透明性:适配器模式可以使客户端对目标类和适配者类的使用变得透明。客户端只需要与目标接口进行交互,无需了解适配者类的内部实现细节。 -
重用性:通过适配器模式,可以复用已经存在的可复用类。适配器将这些类适配到目标接口中,使得它们可以在新的环境下被重用。 -
灵活性:适配器模式可以动态地适配不同的适配者类,从而满足不同的客户端需求。适配器模式允许在运行时更改适配器,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和要求。
缺点:
-
过多的适配器类:如果系统中存在大量的适配器类,会让系统非常零乱,不易整体进行把握,可能会导致代码结构的复杂性增加。 -
可能引入额外的复杂性:适配器模式可能会导致系统中增加额外的类和对象,从而增加系统的复杂性。
总结
适配器模式通过将不兼容的接口转换为可协同工作的形式,实现了不同类之间的互操作。它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灵活性。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适配器类型,并确保适配器能够正确地转换接口。
点在看,让更多看见。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Java随想录):一文搞懂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21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