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多个变量
在Python中,由于变量的特性,同一个对象可以被赋予多个变量名。例如下面的代码,执行后,变量 a、b、c 都是1。
就像一个杯子上贴了不同的标签。
a = 1
b = c = a
print(a) # 输出结果 1
print(b) # 输出结果 1
print(c) # 输出结果 1
程序执行顺序为:
-
将数字 1 放入一个对象容器。 -
指定这个对象的名字为 a(变量 a = 1)。 -
让这个对象名字也有 b 和 c。 -
打印变量 a、b、c 的内容。

如果想要一次性定义多个变量的名字和内容,可以使用逗号分隔名字和内容(注意变量的数量要和赋值的数量相同)。例如,下面的代码,只用了一行就定义了 a、b、c 三个变量。
a, b, c = 1, 2, 3
print(a) # 1
print(b) # 2
print(c) # 3
定义多个变量的陷阱
如果变量的内容是列表、字典或集合,在对「多个变量同时赋值」时容易遇到陷阱。当多个变量同时指向一个列表、字典或集合时,只要变量内容被修改(并非使用等号赋值),不论这个变量是全局还是局部变量,另一个变量内容也会跟着变动。
例如,下面的代码中,变量 a 使用 append 方法修改列表内容,就会造成 a 和 b 的内容同时被修改。但如果 c 是使用等号再次声明赋值的,c 和 d 就会指向不同的内容。
a = []
b = a
a.append(1)
print(a) # [1]
print(b) # [1] # 受影响
c = []
d = c
c = [1]
print(c) # [1]
print(d) # [] # 不受影响
变量覆盖
在同一个作用域内,变量名是唯一的。如果重复使用变量名,实际上是将该变量名重新指向另一个对象。例如,下面的代码执行后会打印数字 2 和 1。
a = 1
b = a
a = 2
print(a) # 输出结果为 2
print(b) # 输出结果为 11
程序执行的步骤如下:
-
将数字 1 放入一个对象容器中。 -
给这个对象指定一个名字,即变量 a(即 a = 1)。 -
让变量 b 指向变量 a 所指向的对象。 -
将数字 2 放入一个对象容器中,并将这个对象的名字指定为 a(即将标签 a 从数字 1 的盒子上撕下来,贴到数字 2 的盒子上)。 -
打印变量 a 和变量 b 所指向的对象的内容。

交换变量
在其他编程语言中,如果想要交换两个变量的值,通常会用另一个变量来暂存要交换的数值。在 Python 中,可以一次性进行多个变量的交换。下面的例子会将 a、b、c 的值交换成 b、c、a。
a = 1
b = 2
c = 3
print(a, b, c) # 1, 2, 3
a, b, c = b, c, a # 交换内容
print(a, b, c) # 2, 3, 1
在变量赋值时,如果变量内容涉及运算,同样会采用交换变量的方式来处理,以当前变量的实时内容为准。下面的例子虽然看上去很相似,但由于 a 和 b 采取了交换变量的方法,所以在执行 a+b 运算时,a 的值为 1;而 c 和 d 是按照常规顺序赋值的,因此在计算 c+d 时,c 的值已经发生了变化。
a = 1
b = 2
a, b = b, a+b
print(a, b) # 2, 3
c = 1
d = 2
c = d
d = c + d
print(c, d) # 2, 4
好的变量名称
在给变量命名时,需要尽量做到见名知意:看到变量的名字,就知道是存储什么数据。因此,变量名如果取得不好,程序就会难以理解。Python 官方文档提供了以下几个变量名的建议:
-
建议使用小写英文字母,例如 score
。如果需要组合多个英文单词,可以在单词之间加上下划线,例如:english_score
。 -
如果变量的内容不需要被修改(其他编程语言称为“常量”,即内容不会改变的数),变量名建议全部用大写英文字母,例如 MAX_NUMBER
。 -
如果变量名包含专有名词,例如 HTTP
、APP
,就使用原来的大小写格式,例如HTTP_port
、APP_port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程序猿技术充电站):Python 变量的知识补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239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