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的两大特点】
(1)一个极为复杂的人机交互系统,它不仅包含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计划,以及其他的工程技术;
(2)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需要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因此,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开发和管理显得更加复杂,所面临的风险也更大。
【项目经理所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开发方法,以保证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在既定的预算和时间要求范围内,开发出让用户满意的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开发常用的四大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原型化方法、面向服务的方法等。
1、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也称为生命周期法,是一种传统的面向数据流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假定待开发的系统是一个结构化的系统,比较注重系统功能的分解与抽象,由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SA)、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SD)和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SP) 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其精髓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设计。
基于其四大特点:(1)开发目标清晰化、(2)开发工作阶段化、(3)开发文档规范化、(4)设计方法结构化。结构化方法是目前最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工程化方法,它特别适合于数据处理领域的问题,但不适应于规模较大、比较复杂的系统开发,这是因为结构化方法具有以下不足和局限性:(1)开发周期长;(2)难以适应需求变化;(3)很少考虑数据结构。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系统分析阶段需求不明确,或者需求经常变更,就会导致后续的开发过程返工甚至无法进行。
2、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OO)方法:是当前的主流开发方法,它认为复杂的对象可由相对简单的各种对象以某种方式而构成,不同对象的组合及相互作用就构成了系统。
OO方法构造的系统具有更好的复用性,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统(用例模型与分析模型)。
【优势】使系统的描述及信息模型的表示与客观实体相对应,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有利于系统开发过程中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交流和沟通,缩短开发周期。OO方法可以普遍适用于各一类信息系统的开发。
【劣势】例如,必须依靠一定的OO技术支持,在大型项目的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开发环节。
【实际应用情况】当前,一些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通常是将结构化方法和OO方法结合起来。首先,使用结构化方法进行自顶向下的整体划分;然后,自底向上地采用OO方法进行开发。
3、原型化方法
【原型化的开发过程】
【原型的分类】
(1)从原型是否实现功能来分,可分为水平原型(不实现功能,用于界面)和垂直原型(实现部分功能,用于实现复杂算法)两种。
(2)从原型的最终结果来分,可分为抛弃式原型和演化式原型。
-
抛弃式原型主要用在解决需求不确定性、二义性、不完整性、含糊性等;
-
演化式原型为开发增量式产品提供基础,逐步将原型演化成最终系统。主要用在必须易于升级和优化的场合,特别适用于Web项目。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豆豆知识杂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249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