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改机考,变难了么?难在什么地方?

软考从笔试形式改为机考之后,考试的难度确实增加了。

 

然而,这种难度的增加并不在于题目的难度,而是在于何处呢?

软考改机考,变难了么?难在什么地方?
第一难:考试考察范围变大了

考试的考察范围相对较小:一套卷子涵盖了所有资格,人工出题往往有规律可循。然而,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变。现在的考试变成了一个资格对应多个套卷,为了避免漏题和泄露考题的问题,同一资格的不同批次考试会重新组卷。这一变化使得考试的难度和范围都有了提升。

题库抽题是随机的,只要是考纲规定并且存在于题库中的内容都有可能出现在考试中。如果考生没有全面掌握知识点或者记忆不清晰,过于依赖预测和押题的话,很容易失分不能达到及格线。我研究了市面上一些热门的辅导材料,并对比了其中的考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机器考试破坏了参考书中题型的权重分布。有些在参考书中被标记为“重要”的题型,在某些考试批次中没有出现。而一些被标记为“了解即可”的题型,则出现了需要深度分析的题目。机器考试释放出了一个信号:需要回归官方指定教材。然而,我认为一些考题超出了考纲的要求。

软考改机考,变难了么?难在什么地方?
第二难:机考答题操作较为复杂

机考在操作上相对复杂,考生需要提前熟悉考试系统,这样可以避免在考试过程中走弯路,最大程度地提高答题效率和通过概率。参加软考的考生中有很多是40岁以上的大哥大姐们,他们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可能没有年轻人那么快,在考场上现学现用容易手忙脚乱,从而影响作答。

近期机考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了帮助考生做好准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变化:

增加了内置输入法、计算器和制图工具(答题工具),考生不再需要担心没有作答工具的问题。

作答系统的界面也有所改变,如下图所示(以中级为例):

基础知识部分的考试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75个单选题。

点击选项即可进行作答,不再需要涂卡的步骤。

考生可以逐题进行单选作答,时间完全够用。

在左边的预览区域,考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哪些题目未作答、哪些题目已作答。对于不确定的题目,还可以点击右下角的标记。

这些变化将有助于考生更好地应对机考,希望考生们能够做好准备,取得好成绩。

软考改机考,变难了么?难在什么地方?

应用技术在考试内容、考点以及题目设置方面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与计算机每天打交道的人相比,打字比写字更快,因此在作答效率上肯定更高。

软考改机考,变难了么?难在什么地方?

此外,应用技术案例分析以及论文题作答的时候,要用到作图工具,考前要熟悉,会用。

软考改机考,变难了么?难在什么地方?

软考报名成功后,可以参加模拟作答考试。模拟考试的安装包在软考网上报名平台。(模拟考试要用自己的报名账号登录)

软考改机考,变难了么?难在什么地方?

在模拟考试系统里查看绘图指南即可。

软考改机考,变难了么?难在什么地方?

交卷的时候,未作答的题目会予以提示。

软考改机考,变难了么?难在什么地方?

软考改机考,变难了么?难在什么地方?
第三难:软考自身特点,通过率低

现在软考中最热门的资格仍然是中级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这一资格的热门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抽象的计算机理论内容较少,相比其他资格而言较为简单,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报考。这使得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成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士进入计算机领域的一条捷径。

对于从事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的人来说,转型项目管理是一种常见的职业转变。通过考取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资格,这些人可以了解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并为未来参加PMP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获取参考资料相对容易,这也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资格的一大优势。培训机构在这一资格的培训上经验丰富,提供的参考资料也较为丰富。这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备考资源和支持。

大部分人选择参加软考的原因是为了评职称或满足工作需求。然而,由于软考的通过率普遍在30%左右,首次参考未能通过的情况比较普遍。一般来说,考生需要经历二至三次考试才能成功。

考试失败的人往往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备考效率低下,准备不充分,对知识点掌握不够深入,对概念理解存在模糊的情况。还有一部分人备考资料的质量较差,备考内容不够全面。

事实上,要想掌握备考技巧并获取有效的备考资料并不难。考生可以通过了解备考技巧和选择全面的备考资料来提高备考效果。

软考改机考,变难了么?难在什么地方?
第四难:考试安排带来的疲劳作战

在考试形式改为机考后,考场只能选择机房。然而,机房数量有限,相较于普通教室较少。因此,考试周期变长,考试安排更加紧凑。以前的考试通常在两天左右完成,现在则需要考试5天。对于初级和中级考试而言,现在将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这两个科目连续考试,只需半天即可完成。

上午考试时间:8:30-12:30 下午考试时间:14:30-18:30 基础知识科目最短作答时长90分钟,最长作答时长120分钟,2个科目作答总时长240分钟,考试结束前60分钟可交卷离场。

高级资格考试时间同样发生了变化:

综合知识科目的考试安排如下:

考试时间: 上午8:30-11:00 (考试时长为150分钟)

最短作答时间: 120分钟

可交卷离场时间: 考试结束前30分钟

案例分析和论文两个科目连续考,考试安排如下:

考试时间: 下午14:30-18:00

案例分析科目最短作答时间: 60分钟

案例分析科目最长作答时间: 90分钟

两个科目总作答时间: 210分钟

可交卷离场时间: 考试结束前60分钟

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准备一支笔,并确保每位考生都能领到一张草稿纸。如果不够,可以向巡考人员要求。请不要丢弃草稿纸,考试结束后统一回收。

考试时间较长,允许考生在中途上厕所。

对于身份证最后一位为X的考生,请注意在登录系统时将X大写,输入小写x会导致错误。

经过软考改为机考后,我深切感受到了许多方面的变化。大家普遍认为考试变得更难了,但实际上题目的难度并没有提高很多。主要的问题在于考察点的增多,想要全面掌握知识点并不容易。因此,我希望所有的考生都能够认真备考,争取一次通过!大家共同加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胡杨学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249952.html

(0)
软考助手的头像软考助手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极客之音——专业性很强的中文编程技术网站,欢迎收藏到浏览器,订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