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我们学习了Redis教程——持久化(AOF),这篇文章我们学习Redis教程——事务。
Redis事务
事务是一组操作的集合,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会把所有的操作作为一个整体一起向系统提交或撤销操作请求,所以这些操作要么同时成功,要么同时失败。
但与MySQL事务不同:
-
Redis事务仅仅是保证事务里的操作会被连续独占的执行; -
Redis事务提交前任何指令都不会被实际执行,像MySQL有隔离级别的概念; -
Redis事务不保证所有指令同时成功或同时失败,只有决定是否开始执行全部指令的能力,没有执行到一半进行回滚的能力; -
Redis会保证一个事务内的命令依次执行,而不会被其他命令插入。
Redis事务是在一个队列中,一次性、顺序性、排他性地执行一系列命令。
正常执行事务
使用MULTI命令标记一个事务块的开始,使用EXEC命令执行所有事务块内的命令,示例代码如下:
MULTI # 标记事务开始
set k1 v1 # 操作命令
set k2 v2
set k3 v3
EXEC # 执行所有事务块内的命令
如下图所示:
其中:QUEUED表示的是队列,当我们每次执行操作命令时,会将操作命令放在一个队列中,当执行EXEC命令时,就会执行队列中所有命令。
放弃事务
使用DISCARD命令放弃事务块内的命令,示例代码如下:
MULTI # 标记事务开始
set k1 v11 # 操作命令
set k2 v22
DISCARD # 放弃事务
get k1 # 获取k1的值
如下图所示:
事务出错
导致事务出错有两种原因:
-
事务块内的操作命令出错; -
事务块内操作命令没错,但执行逻辑错误;
操作命令出错
当我们标记事务开始后,执行了错误的操作命令,示例代码如下:
MULTI # 标记事务开始
set k1 v11 # 正常的操作命令
set k2 # 错误的操作命令
EXEC # 执行所有队列中的操作命令
get k1 # 获取k1的值
如下图所示:
当事务开始后,某个操作命令出错,会导致所有命令都不能执行成功。
逻辑错误
当事务开始后,操作命令没错,但执行逻辑错误,示例代码如下:
set name zhangsan
MULTI
set k1 v11
incr name
EXEC
get k1
get name
如下图所示:
由于name是字符串类型,无法加一,所以该条命令无法执行。
可以看出在标记事务开始后,执行的操作命令都没错误,但操作逻辑有错时,正常无误的操作命令会被成功执行。
事务监控
watch监控
Redis使用Watch提供乐观锁定,类似CAS,锁类型:
-
悲观锁:认为每次去拿数据时别人都会修改,所以每次在拿数据时都会上锁,别人只有数据解锁后才能拿到数据; -
乐观锁:认为每次去拿数据时别人不会修改,所以不会上锁,但在更新的时候会判断一下在此期间别人有没有去更新数据;
示例如下图所示:
事务监听后,在执行EXEC命令之前,如果监听的数据被修改了,整个事务块内的操作命令都会失效。
unwatch
当对事务进行监控后,我们可以使用unwatch取消对数据的监控,示例如下图所示:
在监控数据后,修改数据,再取消监听,事务会执行成功。
好了,Redis教程——事务就讲到这里了,下篇文章我们学习Redis教程——管道。
– END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白巧克力LIN):Redis教程——事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28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