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最近工作中常常感到后端 SpringBoot 项目里的属性配置十分混乱,在 SpringBoot 属性配置文件,数据库表,以及各个类中的属性字段都存在。因此,为了统一 SpringBoot 属性配置,尝试着以数据库作为统一的配置中心。
本文将从框架中属性配置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并设计数据库表,之后改造属性的数据注入方式,最后在项目运行中完成验证可行性。
杂乱的属性配置
由于后台系统框架在设计之初没有对属性配置这一块做好统一规范,导致不同的人在着手不同业务的时候都用了各异的实现方式。随着涉及的业务越来越多,框架中属性配置这一块的问题也开始令人头大,配置臃肿的问题也终于到了该解决的时候。
首先概览一下目前 SpringBoot 项目中属性配置的存在情况,大致有三种形式:SpringBoot 属性配置文件
、数据库配置表
以及硬编码属性字段
。
SpringBoot 属性配置文件
这类属性是配置在 SpringBoot 属性配置文件中的,部分配置还是十分敏感的数据,而且明文编写。
# 阿里云
aliyun.accessKeyId=LT***uao
aliyun.accessKeySecret=0Qhe***byr1f
数据库配置表
这类属性是读取数据库数据,之后加载到缓存或直接使用的。

硬编码属性字段
这类属性就是硬编码的常量,同样存在许多敏感数据。
public class WechatConfig {
public static final class MINI {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APP_ID = "wx2***dd5";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APP_SECRET = "38f***9c74";
}
}
配置分离方案
配置分离就是将属性配置与项目工程代码分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程序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还能使得属性配置更容易管理,做到不修改代码或重启程序的情况下进行配置更改。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属性配置都需要配置分离,还需要先将它们归类再进一步分析。
属性配置归类
首先分析框架与项目中使用的配置项,并规范为三类:
-
第一种是 Spring 配置,比如Spring的 server.prot
,Mybatis的mybatis.mapper-locations
,即属于框架层面的,这种规定要配置在application[-ENV].properties
; -
第二种是服务配置,比如定义的日志配置 logback-spring.xml
及配置logging.path
,规定按原本方式单独配置; -
最后是第三方平台配置,比如阿里云OSS、微信小程序,规定使用数据库作为配置中心。
第一和第二种配置方式基本无需改动,因此不考虑对其实现配置分离;本次着重于第三方平台相关的配置,并统一以数据库作为配置中心。
数据表设计
在数据库表的设计中,一个属性配置最少由两个字段组成,也就是构成键值对的字段;同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分组字段,便于数据的分类和检索;最后,考虑到项目之后的扩展,可以考虑设计一个命名空间字段,用于配置环境区分等。
-
字段 data_key
和data_value
作为单项配置的键值对,其含义等同于Spring中的properties; -
字段 data_group
作为配置项的分组,例如对阿里云 OSS 的组名为aliyun.oss
; -
字段 namespace
为命令空间的含义,可以作为区分环境用,或者分租户。
数据表结构如下:
CREATE TABLE `admin_data_config` (
`id` bigint(20)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自增Id',
`create_time` bigint(20) DEFAULT '0' COMMENT '创建时间',
`create_user` bigint(20) DEFAULT '0' COMMENT '创建者',
`update_time` bigint(20) DEFAULT '0' COMMENT '更新时间',
`update_user` bigint(20) DEFAULT '0' COMMENT '更新者',
`is_del` tinyint(4) DEFAULT '0' COMMENT '是否删除:1.是 0.否',
`data_key` varchar(100) DEFAULT '' COMMENT '键',
`data_value` varchar(100) DEFAULT '' COMMENT '值',
`description` varchar(50) DEFAULT '' COMMENT '描述',
`data_group` varchar(50) DEFAULT 'default_group' COMMENT '分组',
`namespace` varchar(50) DEFAULT 'public' COMMENT '命名空间',
PRIMARY KEY (`id`) USING BTRE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ROW_FORMAT=COMPACT COMMENT='配置中心';
配置中心表数据示例:

编码实现
核心配置类
核心配置类中使用@PostConstruct
注解的init读取数据库数据配置,将读取到的数据配置作为MapPropertySource
类型的数据源,之后将MapPropertySource
放置到MutablePropertySources
首位 (addFirst),作为最高优先级配置。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DBPropertyDataConfig {
@Resource
private ConfigurableEnvironment configurableEnvironment;
@Resource
private AdminDataConfigMapper adminDataConfigMapper;
@PostConstruct
public void init() {
MutablePropertySources mutablePropertySources = configurableEnvironment.getPropertySources();
List<AdminDataConfig> dataConfigList = adminDataConfigMapper.list(null);
if (dataConfigList == null || dataConfigList.size() == 0) {
return;
}
Map<String, Object> propertyMap = dataConfigList.stream()
.collect(Collectors.toMap(AdminDataConfig::getDataKey, AdminDataConfig::getDataValue));
MapPropertySource mapPropertySource = new MapPropertySource("db_data_config", propertyMap);
mutablePropertySources.addFirst(mapPropertySource);
}
}
数据注入
在应用新的数据库属性配置前还需要对原先的配置类改造,将字段或setter
方法添加@Value
注解使配置注入;同样地,对于新的属性配置则需要编写新的配置类。
以前面举例的WechatConfig
配置类为例进行改造: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WechatConfig {
public static final class MINI {
public static String APP_ID;
public static String APP_SECRET;
}
@Value("${wechat.mini.app-id}")
public void setAppId(String appId) {
MINI.APP_ID = appId;
}
@Value("${wechat.mini.app-secret}")
public void setAppSecret(String appSecret) {
MINI.APP_SECRET = appSecret;
}
}
注意事项
配置类的注意事项:
-
成员变量不可使用final声明 -
使用 Congfiguration
将类作为Spring Bean -
static声明的变量注入需要在setter方法上注解 -
不能在内部类执行注入
关于Spring Bean的加载顺序的说明:
根据Spring Bean的加载顺序,要保证被注入Bean之前已加载DBPropertyDataConfig
;例如,BlackBoxFacade
会先于DBPropertyDataConfig
加载,则需要@DependsOn
指定其依赖关系。如下:
@Service
@DependsOn("DBPropertyDataConfig")
public class BlackBoxFacade {
@Value("${black-box.company}")
public String SYS_COMPANY;
}
测试验证
数据准备
准备数据库数据:
INSERT INTO `admin_data_config`
(`data_key`, `data_value`, `description`, `data_group`, `namespace`)
VALUES
('wechat.mini.app-id', 'wx2***', '微信小程序 appid', 'wechat.mini', 'public'),
('wechat.mini.app-secret', '38f***', '微信小程序 app secret', 'wechat.mini', 'public');
接口测试
-
请求URL: http://localhost:8080/app/account/login
-
请求方法: POST
-
Content-Type:form-data
-
请求参数: data : {"jsCode":"FFF"}
断点观测
源代码设置断点:

断点数据观测:

总结与扩展
至此,以数据库作为配置中心的实现就已完成了。这个过程中整个的代码量其实只有核心的数据库配置读取这一点,更多的工作量还是在配置类的改造上。在测试验证通过之后,这个方案已逐渐应用在了线上的所有项目。
当然,以数据库作为配置中心只是一个选择,nacos同样也是一个成熟的可用方案,相比较来说,以数据库作为配置中心无需引入第三方也无需运行新服务,比较适合小型的项目。
最后,以数据库作为配置中心只是统一属性配置改造中的一小环,后面将会继续探索如何动态刷新属性配置,让整个属性配置更加灵活方便。
来源:juejin.cn/post/7332708703400312873
构建高质量的技术交流社群,欢迎从事编程开发、技术招聘HR进群,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公司的内推信息,相互帮助,一起进步!
文明发言,以
交流技术
、职位内推
、行业探讨
为主
广告人士勿入,切勿轻信私聊,防止被骗

加我好友,拉你进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Java面试题精选):SpringBoot统一属性配置,以数据库作为配置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298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