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接触cursor应该是去年8月份的时候,很多人第一次体验cursor,就是直接“ctrl +i”,进行多文件编辑,然后愉快的生成代码了。
也就是我右侧框选的内容下的“composer”。不过很多人点到左侧的chat,发现也可以生成代码!

这时候,疑问就来了:
Composer是什么?旁边的Chat又是干啥的?都有Composer了,为什么还需要Chat?
一连三问,对于大多数新手都是一脸懵逼状态。
其实,用一句话解释:Chat是手动挡,Composer是自动挡,而加入0.44版本Agent功能后的Composer,就像一辆智能轿车。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Composer的“前世今生”,看看它是如何一步步进化为AI编程的智能工具!
composer的前世今生
在0.36版本的时候,Cursor只有一个Chat在工作,通过快捷键“Ctrl+L”来唤醒。
那时候,每次都需要一个代码文件一个代码文件的修改,操作起来虽然有效,但显得有些繁琐。
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这就像一辆手动挡汽车,虽然能跑,但全程需要你亲自操控,每一步都得自己动手。

到了0.37版本,Cursor在“Setting”的“Beta”里新增了一个选项,可以选择是否开启“Composer”。
此时的Composer以弹出框的形式出现,虽然功能还比较基础,但已经能生成多个代码块了。
这个阶段,Cursor的“车”开始从手动挡升级为自动挡,基本具备了自动化的能力,操作效率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

随着不断的迭代,Cursor迎来了目前最新的版本——加入了Agent和Yolo功能。
这一次,可以说Cursor的“车”完成了从自动挡到智能轿车的华丽升级。

选择Agent之后,Cursor会根据我们的Prompt自动调用插件,帮我们完成一系列操作:生成代码、保存代码、运行程序,甚至进行代码修复。
这就像一辆智能轿车,不仅会开车,还能帮你规划路线、自动泊车,几乎全程无需人工干预,真正让效率达到新高度!
Composer(ctrl+i)和Chat(ctrl+l)的使用场景
大家只需要记住这几点就行了:
1、如果只是想和大模型对话,获取一些灵感,而不是直接生成代码:推荐选择Chat,简单高效,更适合头脑风暴。
2、如果是修改旧项目的代码,修改需谨慎:可以用Chat生成代码参考,程序员再手动确认,确保稳定性和安全性。
3、如果是旧项目,又想用Composer的能力:可以通过输入框的 @符号,限定范围调用Composer功能,在局部实现高效修改。

譬如@floder 仅仅修改选定的文件夹、@file 仅仅修改制定的文件、@file 仅仅修改制定的文件代码块。
4、对于新项目,大胆的使用compoer吧。
一些小窍门
1、composer会保留这个项目的历史对话信息,不会因为账号更换而丢失。
2、和composer对话久了,生成代码会越来越慢。
这个时候,可以点击右上角的“+”,重新建一个composer的对话框。你就会发现,cursor又飞起来了。

3、如果你只想修改部分代码,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k”,去修改部分代码。

4、Tab键,可以智能补全代码。点击tab,就会自动触发智能补全的功能,这时候代码是置灰状态,再摁一次tab,就会生成代码。

5、composer是默认没开启agent功能的,要在右下角点亮“agent”能力,才能开启“智能驾驶”之路。

6、如果想体验cursor历史版本的话,可以访问这个网站:https://downloader-cursor.deno.dev/
7、如果不想保持cursor自动更新的话,在安装好cursor之后,马上进入cursor的安装目录下,删除“app-update.yml
”文件。

写在后面的话
最近我用cursor,越来越觉得cursor是如此智能。
未来会代码可能并不是很重要了,只要你懂cursor,能拆分需求,那么你就可以自己做一个产品!
至于如何用好Cursor,关注咱们的公众号,点击“领取资料”,即可获取《面向小白的AI编程指南:从零开始的Cursor实战之旅》。手把手教你上手,不掉队!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大瑜聊AI):从前世到今生,Cursor Composer的进化史和使用技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313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