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o一个开放式跨端跨框架解决方案

《开源精选》是我们分享Github、Gitee等开源社区中优质项目的栏目,包括技术、学习、实用与各种有趣的内容。本期推荐的 Taro 是一个开放式跨端跨框架解决方案,支持使用 React/Vue/Nerv 等框架来开发 微信 / 京东 / 百度 / 支付宝 / 字节跳动 / QQ / 飞书 小程序 / H5 / RN 等应用。

项目背景

现如今市面上端的形态多种多样,Web、React Native、微信小程序等各种端大行其道。当业务要求同时在不同的端都要求有所表现的时候,针对不同的端去编写多套代码的成本显然非常高,这时候只编写一套代码就能够适配到多端的能力就显得极为需要。

安装及使用

Taro 项目基于 node,请确保已具备较新的 node 环境(>=12.0.0),推荐使用 node 版本管理工具 nvm 来管理 node,这样不仅可以很方便地切换 node 版本,而且全局安装的时候也不用加 sudo 了。

CLI 工具安装

首先,你需要使用 npm 或者 yarn 全局安装 @tarojs/cli,或者直接使用 npx:

# 使用 npm 安装 CLI
$ npm install -g @tarojs/cli

# OR 使用 yarn 安装 CLI
$ yarn global add @tarojs/cli

# OR 安装了 cnpm,使用 cnpm 安装 CLI
$ cnpm install -g @tarojs/cli

可以使用 npm info 查看 Taro 版本信息,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当前最新版本

npm info @tarojs/cli

Taro一个开放式跨端跨框架解决方案

项目初始化

使用命令创建模板项目:

$ taro init myApp

npm 5.2+ 也可以在不全局安装的情况下使用 npx 创建模板项目:

$ npx @tarojs/cli init myApp

Taro一个开放式跨端跨框架解决方案

在创建完项目之后,Taro 会默认开始安装项目所需要的依赖,安装使用的工具按照 yarn > cnpm > npm 顺序进行检测。一般来说,依赖安装会比较顺利,但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安装失败,这时候你可以在项目目录下自己使用安装命令进行安装:

# 进入项目根目录
$ cd myApp

#
 使用 yarn 安装依赖
$ yarn

#
 OR 使用 cnpm 安装依赖
$ cnpm install

#
 OR 使用 npm 安装依赖
$ npm install

编译运行

使用 Taro 的 build 命令可以把 Taro 代码编译成不同端的代码,然后在对应的开发工具中查看效果。

Taro 编译分为 dev 和 build 模式:

  • dev 模式(增加 –watch 参数) 将会监听文件修改。

  • build 模式(去掉 –watch 参数) 将不会监听文件修改,并会对代码进行压缩打包。

  • dev 模式生成的文件较大,设置环境变量 NODE_ENV 为 production 可以开启压缩,方便预览,但编译速度会下降。

举例字节小程序:

编译命令

# yarn
$ yarn dev:tt
$ yarn build:tt

#
 npm script
$ npm run dev:tt
$ npm run build:tt

#
 仅限全局安装
$ taro build --type tt --watch
$ taro build --type tt

#
 npx 用户也可以使用
$ npx taro build --type tt --watch
$ npx taro build --type tt

#
 watch 同时开启压缩
$ set NODE_ENV=production && taro build --type tt --watch # Windows
$ NODE_ENV=production taro build --type tt --watch # Mac

小程序开发者工具

下载并打开字节跳动小程序开发者工具,并确保已经设置了小程序项目配置文件 project.tt.json。然后选择项目根目录下 dist 目录(根目录 config 中的 outputRoot 设置的目录)进行预览。

需要注意开发者工具的项目设置:

  • 需要关闭 ES6 转 ES5 功能,开启可能报错

  • 需要关闭上传代码时样式自动补全,开启可能报错

  • 需要关闭代码压缩上传,开启可能报错

项目进阶与优化

CSS 工具

在 Taro 中,我们可以自由地使用 CSS 预处理器和后处理器,使用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只要在编译配置添加相关的插件即可:

const config = {
  projectName: 'v2ex',
  date'2018-8-3',
  designWidth: 750,
  sourceRoot: 'src',
  outputRoot: 'dist',
  plugins: [
    '@tarojs/plugin-sass', // 使用 Sass
    // '@tarojs/plugin-less', // 使用 Less
    // '@tarojs/plugin-stylus', // 使用 Stylus
  ],
  defineConstants: {
  },
  mini: {

  },
  h5: {
    publicPath: '/',
    staticDirectory: 'static',
    module: {
      postcss: {
        autoprefixer: {
          enable: true
        }
      }
    }
  }
}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merge)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development') {
    return merge({}, configrequire('./dev'))
  }
  return merge({}, configrequire('./prod'))
}

多端开发

在某些情况下,不同平台的表现或业务逻辑有质的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没有办法做到「一套代码走天下」的。

例如我们正在实现 V2EX 论坛应用,当前的 API 没有办法在浏览器中跨域调用,因此我们需要在 H5 端使用另一份 API。我们可以通过内置环境变量来解决:

import api from '../../utils/api'
//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平台,引入不同的 API
let api
if (process.env.TARO_ENV === 'weapp') {
+  api = require('../../utils/api-weapp')
+ } else if (process.env.TARO_ENV === 'h5') {
+  api = require('../../utils/api-h5')
+ }

Taro 还提供了统一接口的多端文件,通过不同的命名方式寻找依赖,在这类情况下,我们可以保留:

import api from '../../utils/api'

语句原封不动,修改我们的文件结构,在文件名和后缀名之间加上平台的名字:

└── utils
    ├── api.h5.js
    ├── api.weapp.js
    └── index.js


—END—

了解更多:https://github.com/NervJS/taro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开源技术专栏):Taro一个开放式跨端跨框架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由极客之音整理,本文链接:https://www.bmabk.com/index.php/post/53888.html

(0)
小半的头像小半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极客之音——专业性很强的中文编程技术网站,欢迎收藏到浏览器,订阅我们!